近日,赛诺根(中国)有限公司落户北京CBD国贸中心,成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首家落户的跨国公司亚太区总部,并收到了首张带有自贸区标识的营业执照。该企业落户,标志着北京自贸区CBD片区企业认定机制正式建立。
而在上海陆家嘴,丹麦海虹老人集团的中国管理有限公司日前拿到了新的营业执照,并正式更名为海虹老人北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世界最大的工业防护漆公司,在中国的公司名从管理到投资,表面上是两字之差,但更名为投资型总部后,公司定位将发生实质性变化,因为今后整个东亚市场的投资布局决策将在这里作出。
跨国公司“用脚投票”,这体现了他们对中国开放市场预期和良好的营商环境的认可。而中国日益创新的氛围、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和投资环境,也为他们获得更广阔市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博地能源中国区采购部经理尹丽艳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贸易和投资限制以及不断上升的地缘政治风险不确定性,中国市场经营业务依然能够保持这样的成绩,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市场规模大,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现较好,中国经济增长将对全球经济回暖起到积极且持久的作用。
“我认为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上做得很好。2020年,中国大概会有2%的经济增长,这是很惊人的,是全球唯一能够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是很积极的事情,我期待2021年中国可以发展得更好。”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部分跨国公司最近的业绩报告说明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美国珠宝品牌蒂芙尼集团发布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今年前9个月,蒂芙尼集团收入下跌24%至23.1亿美元。这期间,该集团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区收入均不同程度下跌,而中国所在的亚太市场成为唯一增长地区,收入大涨30%至3.82亿美元。
欧莱雅集团公布的2020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期内集团销售额同比下滑7.4%,但中国市场实现强劲增长。财报显示,截至9月底,中国市场实现20.8%的同比增长。
日清食品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3个月内,控股股东日本日清在中国业务收入为115.12亿日元,同比增长19.5%,营业利润为16.07亿日元,同比增长91.6%。
在汽车领域,日本本田汽车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本田在华总销量达17.1万辆,连续5个月创下单月销量新纪录。德国三大车企大众、宝马、戴姆勒分别公布未来5年内加速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投资和发展计划。在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背景下,3家车企均表示看好中国汽车市场,且积极参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