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可持续发展目标‘行动十年’的开始,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打断了这一进程。在人类历史上,转向一条更加绿色的发展道路从未如此关键。我们的社会和星球正闪烁着红色警示灯。”1月8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白雅婷 (Beate Trankmann)在2021《财经》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迫使各国政府、商业伙伴和企业重新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持投资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开始重视绿色经济和金融体系政策研究与发展。2020年,金融监管部门更新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同时包括氢经济、可持续农业、绿色消费金融、绿色服务和制造业(目录中排除煤炭和天然气)。
白雅婷表示,中国对外重申了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承诺,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这不仅反映了中国与全球目标的一致性,也将提升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
事实上,可持续发展、ESG(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投资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并在2020年得到市场的验证。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冲击下,ESG投资热度不降反升。2020年上半年,美国交易的可持续投资ETFs成交额占ETFs总成交额中的比例超过50%。新冠疫情期间,ESG投资组合表现比其他投资组合更富有弹性,也更具抗压能力。从中国市场来看,资管机构纷纷入局,ESG主题基金取得了蓬勃发展。据社会价值投资联盟的统计,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中国国内可持续投资基金总规模达1172.36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增长58.40%。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UNCTAD简称贸发组织)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表示,展望未来,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将会进一步提升。ESG领域在未来5-10年将实现商业模式、披露标准和合规达标方面三大转变。这将对全球产业链及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深远影响。对中国而言,可持续发展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对实现开放共享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要实现绿色发展,向低碳经济转型,需要吸引投资,确保融资畅通。对中国企业而言,无论作为投资者,还是投资接受方,只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投资带来的巨大市场中,都会大有可为。
谈及中国ESG投资的现状,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认为,近年来虽然进步很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要积极努力赶上,资产所有者应发挥更大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A股仅有9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不到上市公司总数的四分之一。截至2020年3月末,只有44家投资机构加入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责任投资资产规模约10万亿元人民币,而全球责任投资资产规模超过90万亿美元。随着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研究机构和指数提供商的发展,我国ESG投资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陈文辉说,从国际经验来看,可持续投资的发展一般都是自上而下推动的,资产所有者会督促资产管理机构建立符合其投资价值体系的可持续投资策略。
“根据贸发组织的测算,全球每年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投资需求高达5万亿-7万亿美元,然而发展中国家每年的投资需求约为3.3万亿-4.5万亿美元,每年有2.5万亿美元的投资缺口。” 据詹晓宁介绍,贸发组织向联大峰会提交的最新报告显示,过去6年里,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十大重要投资领域中,交通基础设施、电信、农业和食品、气候变化、生态系统以及医疗卫生这6个领域的投资有所增长。但总体上,可持续领域的投资增幅远不足以填补资金缺口。
商业向善、资本向善、价值向善的发展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据詹晓宁透露,目前全球已有90%的大型跨国企业主动公开披露其在ESG方面的表现,ESG基金也在迅猛发展,所控资产目前已达8500亿美元。有调查显示,90%的大型机构投资者认为结合了ESG的投资要比没有ESG因素的投资回报更高。目前,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已有全球60多个国家的2500家大型机构加入,成员机构管理资产总规模超过80万亿美元。
“展望未来,我认为,ESG领域在未来5-10年间将实现三大转变,一是在商业模式上,由锦上添花转向融会贯通。二是在标准上,从五花八门、参差不齐的标准转向统一有效的高标准。三是在合规达标方面,从自愿达标转向强制达标。三大转变将对全球产业链及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深远的影响。”詹晓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