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峰一滴三江水,珠流万里入南洋。由珠江孕育的南粤大地,改革开放以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在这里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奇迹,也诉说着中国会展业的精彩故事。
回溯会展业的发展历程,还要从广东说起。创办于1957年的广交会,从举办伊始便肩负起打破西方封锁和禁运、拓展对外贸易、发展国内经济的时代使命。改革开放后,随着广交会“朋友圈”的逐步扩大,广交会成为广东乃至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很长一段时间内,广交会年出口订单额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三分之一。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广交会的强力带动下,广州会展业开始蓬勃发展,最早的一批民营会展企业在广州相继成立,此后这批会展企业在国内“四散开花”。可以说,广州成为我国民营会展经济的发源地。深圳踏着改革春风,会展业也开启了“深圳速度”,高交会、光博会等品牌大会开始“发芽”,广州、深圳引领的珠三角会展业依托改开大势,成为与京沪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之一。
广州、深圳是广东省展览业的“双核心城市”,办展数量及面积均远超其他城市。东莞、中山、佛山是广东省展览业三个“副中心城市”,发展水平仅次于广州、深圳。惠州、珠海、江门是广东省展览业的重要节点城市。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东省展览会数量及面积下降30%至40%。深圳由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投入使用,引入了一些超大型展览项目落地,实现了逆势增长,展览面积不降反升,同比上涨1.60%,成为唯一一个实现展览面积增长的城市。
广东是中国经济的排头兵,2020年广东省的GDP首次突破了11万亿元大关。在过去32年的时间当中,广东省的GDP一直排在全国的首位。广东经济活跃,产业发达,长期以来引领中国经济,从上世纪的“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衣、粤家电”到如今的汽车、工业机器人、无人机、5G手机等,广东省产业不断升级。会展与产业共同唱着主角,上演了一场场产业大展的好戏。
众所周知,广东省产业基础雄厚,涌现出一批依托本土优势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会展项目,如广州的美博会、汽车展、建博会,深圳的高交会、文博会、光博会,东莞的名家具展,珠海的航展、打印耗材展,佛山的陶博会、家电展,中山的灯博会,江门的摩博会,阳江的刀博会、湛江的水产博览会等都是依托了当地优势产业,逐渐形成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展览品牌。同时,随着这些行业展会的持续举办,不断集聚国内外优质的行业资源,促进了当地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广交会举办60多年来,吸引数百万的海外采购商到广州贸易洽谈,极大地促进了广州商贸业的发展;广州是全国最大化妆品OEM生产基地,全国化妆品加工生产有一半出自广州,美博会正是依托广州美妆原料、生产加工、技术创新等产业链、供应链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反过来推进我国日化行业、特别是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和高质量发展。深圳高交会、文博会、光博会等一批重点展会的举办,对展示推广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光电产业做出突出的贡献,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高端对接平台。东莞国际名家具展举办20年来,推动东莞形成家具产业集群,促进东莞家具品牌远销海内外。阳江的刀博会,推动阳江五金刀剪行业的年产值从2002年的50亿元提升至550亿元,造就了阳江首个超500亿元产业集群。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广东与港澳携手站在了新的舞台上,与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互相角逐。笔者认为,在我国由会展大国迈向会展强国的进程中,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业依然大有可为,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近期,广东提出会展高质量发展行动,强调数字会展发展,在粤贸全国中强化会展的平台作用,其中,继续做大做强产业会展更是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业孜孜不倦的追求。
当然,在双循环新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也需借鉴国内外会展城市的优秀经验,促进产业会展的高质量发展。更重要的是,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会展业促进重点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重点产业部门应制定以会展平台进行产业促进的政策措施:如通过官方渠道对外发布产业展会信息,与国内外城市同产业部门互通信息,扩大展会宣传推广力度;在重点产业规划中增加扶持产业会展的内容包括重点产业主管部门在编制年度产业发展资金预算时,设立产业会展资助项目,对企业参加产业会展实行补助,鼓励企业参展;遴选产业的专家学者、企业领袖等知名人士担任产业会展的“会展大使”,为产业会展发展贡献力量,提升展会品牌影响力;展会工作成果也可考虑作为重点产业管理部门年度业绩考核指标之一等。
【作者简介】
刘松萍
广东会展组展企业协会会长,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教授、博士。出版专著、教材《会展、经济、城市:中国广交会的综合研究》《会展服务与管理》等14部,核心期刊发表会展论文20余篇。先后策划举办、组织国际组展人之声论坛、组展人沙龙、展览展示展、会展文化节等品牌会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