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展业的成绩有目共睹。会展场馆是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建起第一代场馆以来,经过几十年发展,已将会展场馆演进至第六代。
第一代和第二代:
注重展示国家形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建起第一代场馆,即四座苏式风格展览馆(北京苏联展览馆、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武汉中苏友好宫)。这些场馆外观具有明显的苏式风格,内部结构更像是博物馆,适合展览陈列,前广场以举办庆典为主。
1954年10月2日至12月26日,在新落成的北京展览馆(当时称苏联展览馆)举办了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1955年4月和1956年10月相继举办了捷克斯洛伐克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览会和日本商品展览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北京展览馆成为我国接待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地区和我国举办各种展览、交流活动的场所。
上海中苏友好大厦是上海市50年代建造的首座大型建筑,1984年正式定名为上海展览中心。作为上海市主要的会议中心、著名的展览场馆和对外交流窗口,上海展览中心主办、联办和承办的各种类型的国内外展览会、展销会、博览会和各种科技文化交流活动每年达50多个,对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广州中苏友好大厦在广州对外交流文化史上曾占据过重要地位。武汉中苏友好宫也在加强同外界经济、文化、科技交流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为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献礼,展示工农业发展成果,第二代场馆应时而建,如全国农业展览馆、辽宁工业展览馆场馆。该类建筑以体现中国风格为主调,整体外观及展厅布局均采用园林式建筑,占地面积大,但可用展览面积相对较少。
总体来说,第一代和第二代会展场馆的功能更多在于展示国家形象和成果,市场推广和营销能力建设涉及较少。
第三代:对外贸易的联接平台
现代会展业需求对场馆升级换代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与国际接轨的需求呼唤现代化的新型场馆诞生。为了打造对外开放的展示平台和对外贸易的联接平台,国内许多城市在市区兴建会展场馆。新一代会展场馆开始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场馆功能——具备专业化和现代化的规划设计,电气化布局较为完整;室外展览面积较为规范,适合进行大型器械展示。如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1982年10月26日,中国贸促会、外交部、对外经济贸易部联名向国务院报送《关于贸促会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在北京联合主办第四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的请示》。在该请示中,确定博览会的地点设在中国贸促会正在筹建的国际展览中心。在国务院批准后,修建国际展览中心成为一项重要工程。
1985年10月11日,中国贸促会举行了庆祝展览中心一期工程落成大会。从1985年建成并承办第四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开始,改革开放后我国现代展览业蓬勃发展的序幕自此掀开。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有力带动、促进了我国展览业的快速发展,尤其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贸易往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拥有8个展馆,室内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室外面积7000平方米。 经过30余年的培育与发展,每年举办近百场各类展会与活动,成为受国内外主办商欢迎、出租率极高的专业展览场馆。自2008年新馆(一期)建成使用后,两馆强化了统筹协调、专业化管理与一体化经营,老馆也发挥了向新馆培育输送大型展会的孵化器作用。
第四代和第五代:
大体量的现代化建筑
随着全球经济中心东移,我国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展览规模不断增长。2000年以来,会展场馆开始进入大体量、现代化建筑的第四代,特征是位于远郊区,场馆功能以展览为主,电气化布局完善。如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一期竣工 10.6万平方米、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一期10.35万平方米、广州琶洲展馆一期竣工13万平方米。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会展业快速扩张,和我国会展业界的交流持续加强。建成于这一时期的第四代会展场馆烙上了“德国印记”——以展览为主的场馆功能布局,展览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并不断扩展,所处位置也由市区移至郊区。由于展馆功能配置以展览为主,因此,场地租赁、交通物流、展品仓储、电气接驳等与展览相关的纵向管理能力较强,而与之相匹配的会议、餐饮、住宿等横向管理能力较弱。
2009年,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投入运营,中国的会展场馆进入第五代——整体开发的城市会展综合体。场馆建设不再是单纯展览规模的扩展,而是均衡配置会议、展览、餐饮、酒店及写字楼等设施。除电气化布局和智能化程度持续提升外,场馆开始注重绿色环保设计及功能,运营方面也注重精细化管理。
第六代:营造“会展场馆平台化生态”
随着中国对外交往频繁、话语权增强、影响力扩大、综合实力发展迅速、体验经济和共享经济崛起、会展融合趋势加快,场馆建筑风格、功能布局、服务能力等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因接待G20杭州峰会而投入运营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创造了第六代“大平台”会展场馆,除了传统的会议和展览,旅游、文创、体育及娱乐等其他业态被引入场馆,会展业边界就此突破,成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会展场馆平台化生态”。北辰时代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总经理唐雪提出,第六代会展场馆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应该有所革新。
一是从物业管理到空间运营。传统会展中心功能单一,收入主要源于展览场地的出租。随着会议、展览、餐饮、酒店、商业、写字楼、旅游、文化演艺等多元化业态的综合会展场馆的兴起,促进多元业态的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场馆运营的关键要务。
二是从聚焦会展到跨界思维。新一代会展场馆应该成为线下流量的价值洼地,借助多元业态间的集成和协同,通过会展场馆会员体系的建设等方式,吸引客户从一次性消费到多点消费再到多次重复性消费,建立依托会展辐射全领域的产业生态,从而实现客群流量变现价值的最大化。
三是从社会效益到经济效益。会展场馆投资焦点将会回到经济规律上,还应该着眼创新业务,通过空间运维理念的落地或跨界思维的运用,盘活会展场馆的存量资产,将会展中心的流量价值发挥到最大,在传统的收入模式基础上注入新的经营理念,创造新的盈利空间。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将从空间运维、价值变现、智能体验等方向入手,打造新业态、挖掘新动能、培育新优势,塑造第六代会展场馆的旗舰品牌。
中国会展场馆实现多重转变
纵观中国会展场馆的演进史,可以发现,从以成果展示为主且颇具苏式风格的第一代场馆到业态功能丰富且收入结构多元的第五代场馆,再到打造新业态、挖掘新动能、培育新优势的第六代场馆,会展场馆经历了从政府行为到市场行为、从德国模式到中国特色、从成果展示到商业运作、从功能单一到业态复合等多重转变。
国内六代场馆并存,竞争日趋激烈。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投入应用,新生代走入行业,新模式浮出水面,业界对会展的认知程度不断加深,会展业的新生态正在逐步建立。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会展场馆会带来更大的惊喜。
(本报记者 谢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