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服装男女通穿,无性别消费主义到底是什么?

小编:人参果树苗批发发布日期:2021-07-13浏览量:486
核心提示:“无性别消费主义”的核心,其实是抛弃对传统两性需求的定义。

  针对性别,推出男生女生款似乎是各行各业的主流思维,但MUJI最近有一个消息炸开了锅。

  据日媒报道,MUJI计划最早将在2022年春季实现50%的服装(不包括袜子)采用男女通穿的设计,总共差不多是250款。更重要的是,这将是MUJI全球范围的策略。

  也就是说,未来随意进入一家MUJI店铺,都会看到有过半的服装,不再有“性别之分”。

  在报道中,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无性别服装将可以为LGBT群体服务”,“今年春季在推出第一波男女通穿商品以后,销售势头良好,希望尽快增加商品数量”。

  所以,MUJI为什么要大张旗鼓“无性别”,难道要主打LGBT市场?

  MUJI无性别,依然“性冷淡”

  其实无须意外这个大动作。

  MUJI有一个子品牌叫MUJI Labo,早就开始践行“无性别主义”的思路,并且售价也会比MUJI要更贵一些,且已颇见成效。

  在该品牌的介绍中写道:“MUJI Labo制作的衣服不分性别、年龄或体型,男女通穿。这里远离装饰时尚的实验室。从这里,将诞生未来的MUJI”。

  这也就是摆明了说,“无性别”将是MUJI的未来。

  而MUJI的无性别的背后,迎合的也仍是其品牌调性。

  “比起挂满服装的衣橱,不如贴合自己的生活,仅收挂真正必要的数件衣服”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允许夫妻、父母共享衣橱来创造最低限度的衣橱”

  “你原本不需要那么多衣服”

  通过这些文字介绍可见,MUJI倡导的是打造一个更简单的家庭衣橱,它推出“无性别”商品的背后,仍然其一贯的“性冷淡”。

  “无性别风潮”,都刮到哪儿了?

  整体看下来,MUJI未来推出的“无性别”服装,一定还是从“简洁设计”出发,用“朴实无华”去打破服装的性别边界。

  但在时尚圈,“无性别风”其实早就刮起来了。

  “Unisex”(无性别)这个词***出现在了1968年的《纽约时报》。此后,这一时期的百货公司商品目录开始增设“his&her”的新分类,广告中的男女模特皆身穿相同款式的蕾丝喇叭裤搭配纽扣衬衣。

  再来看看近期。

  ZARA在2016年推出***无性别系列,并直接干脆冠名该系列为“Unisex”。紧随其后还包括一众快时尚品牌。

  今年,珠宝品牌Mikimoto就与川久保玲的Comme des Garçons合作推出一系列男士珍珠首饰入局男性珠宝市场,主题也鲜明的选择了“无性别(Genderless)”,希望男士们放下对珍珠的“性别成见”。

  Gucci在去年推出的“男士裙子”系列虽然引起群嘲,但在奢侈品圈,大胆的“无性主义”早就成为品牌们探索的方向。

  而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匡威,也在去年推出***无性别服装系列SHAPES,年轻人对此很买单。

  此外,美妆圈这股风更是猛烈。Givenchy推出了无性别彩妆系列“Mister”;Milk Makeup,推出了适合两性的管式彩妆;MAC、Tom Ford、Marc Jacobs、NYX等品牌均推出了男女通用的产品系列。

  大牌推出无性别系列的同时,甚至有一些品牌正是主打无性别的理念而诞生。

  2018年,美国***无性别美妆品牌“Fluide”诞生,该品牌主张“Makeup For Everyone”,官网海报浓浓的LGBT风。

  在国内,强调“无性别”理念的服装品牌“bosie”、以及美妆品牌“HASHTAG”都是这领域快速成长的新锐品牌。

  综上,时尚圈可以说是“无性风”的风眼,但其实也有不少行业开始尝试借用这一理念吸引消费者。

  比如,伦敦百货公司Selfridges就发起“Agender(无性别)”计划,在其线下店铺中设置无性别货区以此吸引顾客。在海报上则清楚的把代表性别的“HE”、“SHE”划掉,倡导顾客重视自我内在的“ME”是谁。

  男性禁止使用女性产品、女性也不能使用男性产品的这一观念,似乎正在被打破,“性别区分”将不再是商品固守的规则。

  品牌如何理解无性别消费主义?

  男性爱美,追求精致、女性阳刚、独立;消费的性别边界正在逐渐模糊,“无性别消费”成为一种全新的消费文化。

  但对品牌来说,无论是将这一理念运用在产品端还是营销端,时有趣认为都仍然需要注意一个问题:

  从无印良品来看,感觉它的“无性别”就是“中性”风;从时尚品牌来看,“无性别”似乎是男生可以穿粉色、画上指甲油,可以使用有女性元素的用品;而女生也可以变得很硬朗、阳刚,很MAN。

  但在众多强调“无性别”的品牌中,时有趣发现他们普遍有一个共同的主张是:不论性别、身份,做你自己,找到你自己的风格。

  可见,品牌不能单纯的从字面意思去理解“无性别”,它不是“LGBT”,不是“中性”,也不是“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而是超越性别偏见,倡导更有包容文化的品牌态度。

  综上,“无性别消费主义”的核心,其实是抛弃对传统两性需求的定义,正视越来越复杂的消费者需求,去关注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本身是什么。

  而对品牌来说,主打无性别标签对新一代消费者来说,也正是呼应了他们追求个性独立,反对千篇一律的审美需求。对于无性别品牌来讲,倡导人人可用,本身就意味着更多的用户范围,使无性别标签成为一个品牌的加速器。

文章链接:https://zq.61ziyuan.cn/news/show-13526.html
文章来源:纸巾批发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