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研究在急诊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目的是总结提高心肺复苏护理工作质量的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急诊内科护理人员30人,其中男性8人,女性22人;年龄在22-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36±4.78)岁;本科学历人员12名,大专学历人员15名,中专学历人员3名;护士16名,主管护师12名,其他2名。
2 方法
把六西格玛管理法的知识对选定的研究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掌握六西格玛管理法的定义、分析和如何进行改善与控制等,除了这样的理论培训外,小组人员也可相互之间进行训练。
2.1 分析阶段
急诊内科在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救过程中,想要心肺复苏成功:首先应该做到快速诊断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要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必要时要进行正确有效的胸外按压以及人工呼吸;还要正确及时判断是否需要电除颤以及气管插管等。
2.2 改进阶段
对上述因素的结果进行讨论,并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出影响关键环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用资质高的护士来培训相关护理人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保证护理人员能及时的发现无自主呼吸的患者,并能及时有效的对其进行心肺复苏,保证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保持呼吸通畅的正确操作。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应控制在30:2中,胸外按压的深度应控制在5cm。电除颤的使用应在心跳停止1min内实施,如果除颤失败,应及时给患者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并结合胸外按压;给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快速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通过这些培训,还需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
3 评价标准
统计在急诊内科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前后,急诊护理人员在急救实施心肺复苏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呼系通畅判定时间以及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获得的数据按照SPPS19.0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c2进行检验,用()来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来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通过对急诊内科护理人员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前后,结合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基本情况对比得出,实施之前心肺复苏抢救的成功率为60.76%,实施之后心肺复苏抢救的唱功率为78.64%,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后患者的心肺复苏情况明显高于实施管理法之前,基本情况如表。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