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EA,一个让质量小伙伴又爱又恨的“小妖精”。其实通俗的说,FMEA就是评估可靠度的一种方法,用来对产品、过程、体系误差地纠正预防。本文小编用一个生活案例,来帮大家搞懂FMEA!
1:明确目标
我要在早上8:30,到达工位,开始工作。
2:流程梳理
3:列出依赖资源
例如:起床依赖--闹钟
4:列出失效模式(风险)
例如:闹钟--可能没响,可能闹迟了
5:分析潜在失效影响(风险连带影响)
例如:闹钟没响,闹迟了。带来的影响:就是不能按时起床。
从而可能影响之前既定目标“我要在早上8:30,到达工位,开始工作”。
一、二、三、四、五步在模板中体现:
6:风险严重度打分,SEV
SEV:严重性,后果项目影响大小?
取值区间:[ 影响最小=1,影响最大=10 ]
可多人一起打分,计算均值。领域专业度高,参与项目的打分权重高。
例如:
闹钟没响,不能按时起床,会直接影响目标。
SEV=10
闹钟闹迟了,不能按时起床,会直接影响目标。
SEV=10
严重度高的风险最最最应强调!
7:失效原因分析(风险原因分析)
例如:
闹钟没响,原因:闹钟坏了;闹钟没电了;
闹钟闹迟了,原因:电力不足。
8:出现程度打分,OCC
OCC:出现程度,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取值区间:[ 不可能发生=1,很可能发生=10 ]
例如:
闹钟坏了,几乎不可能发生。
OCC=1
闹钟没电了,极少情况出现。
OCC=2
电力不足,偶尔出现。
OCC=4
9:计算危险性,SEV x OCC
例如:
闹钟坏了,几乎不可能发生。
危险性=10
闹钟没电了,极少情况出现。
危险性=20
电力不足,偶尔出现。
危险性=40
危险性高的风险最最应强调!
10:可识别度打分,DET
DET:可识别度,风险是否容易把识别出来。
取值区间 [ 容易识别=1 , 无法识别=10 ]
例如:
闹钟坏了,容易识别。
DET=1
闹钟没电了,容易识别。
DET=1
电力不足,不太好识别。
DET=5
11:计算风险分,PRN
PRN = SEV x OCC x DET
例如:
闹钟坏了,PRN=10x1x1=10
闹钟没电了,PRN=10x2x1=20
电力不足,PRN=10x4x5=200
>120分的最应强调!且要采取措施!
12:制定措施、指定责任人
例如:
闹钟坏了,每天检查 | 自己
闹钟没电了,每天检查 | 自己
电力不足,每天检查 | 自己
13:实际执行情况监控
1、实际情况;
2、对应的SEV、OCC、DET、RPN
一个完整的按时上班FMEA管理表如图: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