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生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中国企业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国际隐私保护协会专家会员陈国彧在接受《中国贸易报》采访时说。
根据恒大研究院《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疫情将对投资、消费、出口行业带来明显的冲击,对于中观行业而言,餐饮、旅游、电影、交通运输、教育培训等受到冲击最大,但是医药、医疗、防护、在线游戏行业收益。
据陈国彧介绍,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疫情列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虽然WHO总干事不建议对中国进行旅行和贸易限制,并希望任何国家都秉持这个原则。但仍有不少国家先后做出不允许中国民航飞机进出本国、关闭边界、不审理中国公民签证申请,以及要求自中国返回的本国人做14天防疫隔离的措施。此外,大部分国家均要求在入境口岸对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和疫情筛查,发现疑似病例将隔离观察,部分国家要求中国公民须填写并提交健康状况申报表。
“对于本次疫情,企业应及时关注并执行政府的新通知新要求,逐步建立并完善危机管理文化,切实计划并落实业务存续方案,全力降低疫情危机对公司运营的干扰,确保业务在疫情爆发中能持续运营。”陈国彧说。
财政部、海关总署和税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口物资免税政策的公告》和《慈善捐赠物资免征进口税收暂行办法》等,规定境外捐赠人无偿向受赠人捐赠的用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口物资可免征进口税收。自2020年1月1日至3月31日,实行更优惠的进口税收政策,因而,企业应积极启动不可抗力处理合同关系并进行客户应急关系管理,同时合理利用政府优惠政策,减少或避免因疫情影响造成的损失。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2月6日发布的《企业在疫情中确保业务持续性的简要法律指引》,给企业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必须在组织架构上让具有领导力的管理人员领导危机应急小组,并形成相应的应急流程和机制。在处理过程中,应急工作小组还需要及时做好汇报和通知员工、对外媒体发声等危机管理工作。因本次疫情爆发时长难以预估,中小企业需要在初期制定好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方案。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此外,还要调整并采取灵活的工作流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出差和员工健康保障方案,进行员工健康检测合检查,进行远程工作安排。
二是进行供应商和客户管理。企业应该组织各部门、业务线及时梳理供应商、经销商、合作伙伴之间的合同关系,并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邮件等方式通知所有客户本企业对于应对疫情的主要举措,以及企业在疫情爆发期内运营情况及承诺的复工时间。若无法按约履行合同义务时,应当及时向客户说明理由,并积极提出替代性方案,签订补充协议等。对于境外客户,还可以提供不同语言版本的政府公告、新闻报道等正式文件,以便对方理解、信任,维护企业信誉。未达成补充协议的,企业需按原合同继续履行,确实无法履行,导致企业违约的,违约方可以保留司法救济权利。待企业复工后,通过诉讼或仲裁途径方式解决,最终以裁决及判决结果为准。
三是明晰业务流程。企业应辨识重要的职能部门,形成A组员工及B组员工并执行场所和工作时间的区分部署,交叉培训员工并建立轮换机制。此外,企业需要定期进行危机演练,以避免在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爆发时手足无措。但从实践上非常少的中国企业这么做。企业可利用此次疫情进行危机演练,例如通过预设危机事件(危机场景要分门别类,预设全面且有条理性),组织高管、公关、法务、人力资源等部门,成立危机管控应急工作小组,按照角色分工,商议各部门及成员的任务,并据此形成危机事件解决流程及方案。
四是及时对内沟通以及对外发声。企业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进行员工关系管理时,需要及时关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当地人社局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相关举措符合法律规定,避免因错误的员工关系管理行为导致的行政处罚。本次疫情爆发期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各企业应积极遵守上述法律规定,按时支付员工工资,不得因员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等原因解除劳动合同。
“2011年3月11日,日本震灾,日本迪士尼乐园在90%员工属于小时工雇员的情况下,完成了对上万名游客的安全保护和疏散,没有发生任何二次灾害。复盘这次危机管理,得益于迪士尼乐园的危机管理教育及危机管控文化。”陈国彧举例,国内企业较少对员工进行危机管理教育,危机预案也往往欠缺演练,仅仅成为公司文件的一部分。但是回顾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我们往往发现领导者如果注意培养高管和员工的危机意识,常态化模拟测试管理层以及核心员工的承压能力,往往能防微杜渐,越是在困难时刻越能做出正确的事情。企业需要的不仅是在经济环境良好的时候,顺风而上也需要在逆风的时候坚持下来,这样企业才能实现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