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循环低碳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2020年中国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在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方面,2015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建立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十三五”规划将绿色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尚福林表示,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的政策框架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资金规模持续增加,产品和服务创新日益丰富,国际合作扎实推进,有力支持了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绿色信贷余额、绿色债券存量规模均居世界前列。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芮泽表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仅中国2060年净零排放目标就可将全球升温幅度降低多达0.2摄氏度,所需资金占世界清洁能源总投资的三分之一。“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并不缺少实现转型所需要的资金。随着中国减少对传统基础设施的依赖,大量国内储蓄可用于加速绿色转型。要将这些资金引导至绿色投资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改革。”他说道。
与会人士称,“双碳”目标下将孕育巨大投融资需求,仅靠政府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发展碳金融市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正式启动,未来碳排放权的价值将会逐渐显现。随着市场制度规则的不断完善,还应丰富以碳排放配额为标的碳金融工具,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交易;也应创新形成更多更好的低碳、低成本发展模式及绿色低碳投融资合作模式,增强绿色项目的融资能力。
在尚福林看来,做好“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工作,要让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成为金融机构的主动选择,需要机构提升自身认识。在他看来,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发展能够兼顾自身利益与社会效益。近期,针对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的ESG责任投资理念正在兴起。大量实践证明,一些看似是地方支柱产业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际生产效率不高,加上高昂的环保治理成本,经营风险上升,最终将反映在信贷质量和投资回报上。支持企业节能减排,减少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金融支持,符合金融机构自身利益。同时,以负责任、可持续的投资带动绿色发展,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树立良好市场形象,增进公众信任。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表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手段管理碳足迹,将企业的信贷资源和利率与企业的碳足迹挂钩,实现客户和业务的碳中和。另外,商业银行还有待丰富自身的碳中和金融产品体系,比如可为大型企业、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碳中和金融服务,包括碳中和项目融资、信贷担保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节能环保项目特许经营权、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抵(质)押融资等新型业务。
“绿色发展体系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涉及政府、企业、居民各类主体。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除了金融机构自身主动参与外,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尚福林表示,一是加强环保治理约束。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培育绿色评级机构和评价指标体系。在融资环节把企业环保信息等纳入综合考量,与环保责任挂钩。二是利用社会责任约束。在需求侧,通过引导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价值取向,提升消费者低碳消费意愿,倒逼供给端的绿色低碳改造。
与此同时,尚福林称,还要稳妥推进能源和经济低碳转型,保证能源安全。金融支持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应重视重点行业领域的节能减碳和技术升级改造。
“绿色金融在全球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共同关注的多边议题。”尚福林说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时间更紧、难度更大。为此,更加需要加强绿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与协调,积极参与全球绿色金融领域政策标准制定,增强绿色金融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