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2000年落成,揭开了中国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的序幕。一路走来,规划馆已进入发展的第三个十年。馆中窥城,城市在变,人与城市的关系在变,规划馆的发展趋势也在变。在经历了大规模下沉渗透的态势之后,相当数量的规划馆已开始了更新的进程,谋求从内容、体验、空间功能等多种维度全方位重构规划馆建设的逻辑,从而探寻出一种全新的人与城市对话交流空间。
首先是叙事视角重构人城对话关系。自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建成以来,规划馆的宏大叙事视角趋于固化。这种高屋建瓴的叙事角度实则与中国的规划发展一脉相承——在非常态的城镇化环境中快速成长,短时间内被赋予诸多社会经济功能,却缺少生活的细节与日常的体验。随着中国的城镇化政策回归“近人”尺度,规划的表达方式也从冰冷的数据转向生动的生活感受。在“可沟通城市”与“空间叙事”的理论下,规划馆其实是以自身为媒介,实现了规划内容的传播,其内容叙事的发展趋势便是摆脱高高在上的姿态,回归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来,从规划“告知”转变为规划“交流”,即让规划真正走进市民生活。以上海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为例,该中心以“最生态”“最乡愁”“最向往”三个平易近人的角度切入,在内容上弱化了“大而全”的城市空间规划传统板块,转而突出不同规划对城市、对人民的影响,“生活中的好去处”“家门口的好学校”“看不见的地下生命线”“可阅读的城市”,这些规划中与市民休戚相关的大城小事,通过一个个可交互的仪式感空间呈现出来,拉近了规划与人的距离,实现了人与城市的有效沟通。
其次是数字技术赋能人城情感共鸣。如果说内容诉求因城市规划而变,那么,体验诉求就是在技术的更新迭代中被赋予了工具理性之上的人文情怀。纵观规划馆的发展历程,数字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空间与人的关系,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场景的对话方式。需要警惕的是,物极必反,技术语言被捧上神坛后,浮华的背后折射出科技的堆砌。先进展示技术的包裹使展馆失去城市内核,反映的是展馆与观众的精神关联的割裂。
可预测的是,未来城市规划馆的展演方向将从单一地追求数字化体验转变为数字赋能的在地性表达。在解决了“为谁设计”的问题之后,下一步要让市民与城市的需求同科技相结合,实现有内容、有层次、有特色的体验式展陈,其核心是对城市特色的精准挖掘,从而以场景带来感情上的共鸣。
我们不妨把两个2022年新开的城市规划馆——重庆市规划展览馆与北京中关村科学城(海淀)规划展览馆中沉浸式空间进行分析对比。浓重的烟火气是重庆这座“魔幻之城”与其他城市最大的区别,“山城江城不夜城,美景美食美儿女”,该馆打通了贯穿三层的中庭立体空间,运用沉浸式场景和嵌入式广告原理,提炼“最重庆”元素——依山而建的穿斗结构吊脚楼,“窗户”内是重庆市民日常生活的相貌;山城步道、层层石梯,串联起上下半城;当“巴适老火锅”等方言招牌一亮,城市的温暖、市井的喧嚣瞬间产生。与火红的重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中关村科学城(海淀)规划展览馆的沉浸式体验是蓝色的。这种蓝色根植于其创新生态雨林的特点,是科技的蓝色。展馆序厅通过“海淀之门”的沉浸式展项开宗明义,为整座展馆的表达奠定了基调,随后的参观过程成为一个不断交流互动的多维动态体验。北京中关村科学城(海淀)规划展览馆以数字技术在有限的空间场景中释放无限的情感弧光。
最后是复合定位焕活城市空间能量。城市规划展览馆正经历着一场从技术手段到展示理念的全方位变革,其作为城市会客厅的公共交流空间属性却保持不变。如何释放其属于公共文化的能量,是规划馆自诞生以来就不曾改变的命题。当下,公共建筑复合功能的趋势日益明显,承载着超出本身功能定位的多元化属性。功能、意义和物质共存,让不同集体可以沟通共同记忆和情感的“第三空间”,城市规划馆被赋予了“城市容器”之上的意义,告别了“孤岛效应”。
笔者认为,“艺术+文化+科技+城市”的空间模式或是一种全新的方向。一方面,一馆两展、一馆多展的融合模式与多馆合一的文化综合体模式带来了人流量聚集的热点,更从内容与功能上满足了受众的多元文化需求与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城市的规划不再局限于独立的一栋建筑之内,而在城市的场域中展开探讨。规划馆从单一建筑扩展到城市空间,再扩展为城市媒介,把整个城市视作一个统一的媒体,实现了以规划为核心的多样“城市生态场域”。
(作者系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策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