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生效实施已近半年。这是世界局势动荡变革、全球经济艰难复苏的半年,也是RCEP‘朋友圈’持续释放贸易红利,为域内企业和各国民众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为亚太和平稳定和经济复苏发挥实实在在作用的半年。”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李杰日前在第二届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上表示。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欧渤芊表示,RCEP生效后,成员国之间贸易上涨,企业切实感受到了协定带来的便利及利益。例如,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总值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6.9%,泰国对中日韩出口明显增加,柬埔寨对RCEP国家出口同比上涨11%。这些实例证明RCEP红利初显,也逐渐成为东亚国家经济复苏和增长的稳定剂和推动力。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区域经济合作的直接动力来源于要素禀赋的差异化和配置的优化,规模优势与活力优势的叠加有利于释放RCEP巨大的增长潜力。有研究表明,到2030年,RCEP 15国经济体量占全球的比重将由目前的30%提升至50%;到2035年,RCEP将带动区域整体的GDP、出口和进口增量分别较基准情景累计增长0.86%、18.30%和9.63%。
“RCEP的巨大溢出效应将增强亚太乃至全球的贸易韧性。”李杰表示,世界银行报告认为,到2035年,RCEP可以帮助全部成员国增加总数约2700万的中等收入人口。RCEP成员国通过贸易纽带共享全球化红利,从而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助力后疫情时代亚太经济的可持续复苏和共同繁荣。
具体来说,如何让RCEP的红利更好释放?如何推进疫后区域均衡复苏与融合发展?与会专家普遍表示,要深化开放合作,共同提高区域一体化水平。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夏德仁表示,从未来看,RCEP坚持开放原则,各成员国做出明确的市场开放承诺,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进而扎实推进RCEP开放进程,就能够进一步推进区域发展。例如,中国正在稳步推进金融开放,如果人民币国际化率先在RCEP实现,那么将有效解决区域货币结算效率问题,为东亚与东南亚区域发展提供稳定的金融保障。
迟福林表示,目前,RCEP覆盖东亚生产网络的主要经济体,区域内的产业分工格局基本形成。从区域发展的趋势看,释放RCEP增长潜力,增强RCEP区域经济竞争力,仍然需要在高水平开放中优化“三链”。如发挥东盟协调作用,推进地区内农业与制造业的全面开放,利用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构建东亚产业链、供应链闭环。根据各国实际发展情况与比较优势,协同推进RCEP区域内服务贸易开放,推动实现日韩的研发技术及生产性服务、中国制造、东盟组装等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内加工制造向更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整体提升东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同时,在区域内规则对接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扩大区域内投资的重要基础。
迟福林表示,各成员国要尽早落实协定规定的市场开放承诺和规则,尽快启动RCEP相关后续条款磋商。比如,与RCEP成员国开展原产地规则第四条第二款审议,实现“原产地累积”向“完全累积”的过渡;整合现有五张关税承诺表,实现由“国别关税减让”向“统一关税减让”的过渡。
夏德仁表示,未来几年是推进RCEP最为关键的时期。在合作领域上,除了传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外,需要加快推进RCEP数字贸易发展,落实数字经济相关规则,还要加大社会建设合作与人文交流合作。尤其是中国过去几年在反贫困上积累的经验,可与RCEP欠发达经济体共享,推动其减贫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