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产业政策一刀切,光伏产业出现“堰塞湖”-玻璃网

小编:童装货源发布日期:2022-06-07浏览量:485
核心提示:2019年以来光伏玻璃涨势迅猛,推动组件成本一路上扬。根据PVinfolink最新数据,3.2mm镀膜玻璃从年初的23元上涨到目前的35-40元

   2019年以来光伏玻璃涨势迅猛,推动组件成本一路上扬。根据PVinfolink最新数据,3.2mm镀膜玻璃从年初的23元上涨到目前的35-40元左右,且一片难求。测算下来,每块组件使用玻璃的成本60元/块,分摊到每瓦约0.15元;如果是双面组件,单瓦的成本就高达0.3元。

 
      万联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周春林表示,由于上游硅料和硅片价格的降低,近年来电池片生产成本得以大幅下降,单晶perc电池由2018年的1.78元/W降至目前不足0.9元/W的水平,但组件端其他辅材价格的降幅远低于50%,较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光伏玻璃价格的坚挺。
 
      价格高企,成光伏度电成本下降最大“拦路虎”

      光伏发电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利用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后,通过电站供给用户使用。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是光伏产业链的四大环节,组件在终端电站中成本占比约50%,而光伏玻璃正是组件封装材料的重要元素。
 
      在国内疫情已逐步控制,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光伏装机需求被逐渐释放。平价时代的到来亦打开了行业天花板,需求将大量释放,在竞价项目及出口恢复的双重推动下,光伏玻璃价格持续上涨。
由于光伏玻璃扩产速度远不及组件,券商分析师普遍认为,今年四季度起,光伏玻璃或成为产业链最大的供应短板。
 
      据公开信息,2021年,福莱特越南、嘉兴、凤阳项目共7600T新窑炉点火投产,信义光能芜湖项目共4000T新窑炉点头投产,以及其他玻璃企业等新项目投产,预计光伏玻璃理论产量将能支撑140-150GW左右,而与之相对应的光伏组件2021年产能约为200GW。可见,产能缺口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改变。
 
      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量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双面组件应用的不断加强,对光伏玻璃的需求将大幅增长,但“光伏玻璃日产能与需求量之间至少存在4279(t/d)的缺口”,申港证券研究所分析师何朝晖认为,“供不应求将成为未来两年主旋律,助推光伏玻璃价格继续增长”。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秘书长史利民表示:“在光伏平价上网的大趋势下,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均应该协同努力,共同降本,光伏玻璃价格在最近三个月涨幅在50%以上,主要原因还是现有产业政策限制了玻璃产能扩张,把光伏玻璃和普通建材玻璃混在一起了。光伏用玻璃不仅不过剩,而且还是相对短缺的,有很多二三线组件厂商还在为购买玻璃而犯愁。近期已有部分组件商因买不到玻璃停产。国内及海外大型光伏发电项目均主推双面发电系统,这使得光伏玻璃的需求量在大型电站市场翻了一番,玻璃目前已经成为光伏产业链的主要瓶颈。”
 
      产业政策一刀切,将制约碳排放目标实现

      我国光伏产业经过10多年的艰辛探索,已逐步摆脱补贴依赖,进入新的平价时代,清洁能源属性、不断下降的度电成本不断提升光伏在能源供给端的竞争力。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在近期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光伏+创新发展论坛”上指出,“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将越发重要并有望成为能源消费增量主体。光伏发电将实现全面平价,部分地区将实现低价。2025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有望降至0.20~0.38元/千瓦时。
 
      在致力于发展清洁能源的大背景下,我国承诺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大国责任担当。要实现碳排放2030年乃至2060年目标,需要加快能源转型的进程。有专家测算,可再生能源消费每提高1个百分点,碳排放可降低0.651个百分点。新的碳排放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十四五”将承担更重的能源转型任务,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上容不得半点疏忽。
 
      而具有技术与产能国际“双领先”优势的光伏产业,正受到玻璃大类产业的“去产能”及“产能置换”的政策制约。近年来,为落实中央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对产能过剩的平板玻璃进行限制,并明确将光伏玻璃纳入其中。政策规定,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平板玻璃项目,确有必要新建的,必须实施减量或等量置换。
 
      上述政策直接推动光伏玻璃价格上扬。今年9月22日,辽宁省本溪市举行了日产能800吨的平板玻璃产能指标拍卖,经过7家企业313次竞价,最终以折合16.61万元/吨的价格成交,较13天前拍卖成交价9万元/吨提高近1倍。
根据行业专家预测,“十四五”期间国内光伏平均年新增装机约为60-70GW,全球光伏市场也正在蓬勃发展,光伏玻璃有可能成为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木桶”短板,削弱中国光伏制造的全球竞争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拖后腿。产业链产能闲置,政策约束成了“保供应链”的枷锁。

      业界盼重估政策,消除光伏发展瓶颈
 
      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表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光伏产能结构问题,2025年全年新增装机有可能突破300GW,2025年底全球组件产能有可能超过400GW,供应链安全尤其重要,原辅材料和设备供应链均要协同起来,不能有短板。光伏用的超白玻璃应该与普通建材玻璃区分出来,作为光伏产业的辅材鼓励发展。”
 
      光伏玻璃属于玻璃制造在光伏特定应用领域的分支,是技术和资本双密集型行业。目前业内的光伏玻璃主要采用超白压花工艺,与早期做建筑装饰、技术含量较低的压延玻璃有较大差别。(见图表1)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将光伏玻璃纳入新增平板玻璃需产能置换范围,旨在杜绝企业借用光伏玻璃名义新增产能过剩的浮法玻璃生产线,但是由于政策设计没有细化类别,造成浮法工艺下的光伏玻璃产品和主流仅用于光伏组件的超白压花玻璃产品混淆。

      “智汇光伏”创始人王淑娟认为,平板玻璃行业是结构性的产能总量过剩,是普通建筑玻璃产能过剩。建议有关部门对压延玻璃新增产能的政策予以重新评估、分类施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避免行政性的“一刀切”。

文章链接:https://zq.61ziyuan.cn/news/show-22553.html
文章来源:蔬菜批发市场    
 
标签: 尾货服装批发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