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出台《汽车车窗玻璃遮阳膜》标准后,进一步明确了玻璃遮阳膜产品的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对规范行业发展、保护消费者利益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更加清晰明确的理解标准出台的目的和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标准进行解读,以期能产生一定的释疑和引导效果。
公安部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汽车车窗玻璃遮阳膜》(GA/T744-2013)(如下简称《标准》)正式实施,规定了汽车车窗玻璃遮阳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使用要求。此标准的出台,从法规层面对遮阳膜的技术指标进行明确规定,对于规范行业发展、保障消费者驾乘安全.
一、可见光透射比
标准第7章——使用要求中指出:汽车前风窗玻璃及风窗以外玻璃用于驾驶人视区部位粘贴遮阳膜后的可见光透射比应大于等于70%。
在《汽车安全玻璃全球性技术法规》以及国标GB9656《汽车安全玻璃》中,关于可见光透射比也均提出同样要求。据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调查显示,70%的可见光透射比是在夜间、雨雪天气等光线不足环境下,能够保持驾驶员不受因贴膜而导致视线下降的最低标准。在夜晚或光线不充足的环境下开车,前风窗的可见光透射比如果太低,必然会影响驾驶人的视线,造成能见度差进而引发事故。据德国交通部统计调查显示,60%的交通事故发生在晚上,而22%的交通事故发生在驾驶员视线不清的情况下。因此,保证驾驶员视线清晰对于行车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市场上主流前挡遮阳膜装贴到玻璃上之后的透光率只有52%到65%左右,远低于标准要求。2014年12月,江苏省质监局层展开遮阳膜专项抽查,监测102批次产品,76.6%的前风窗车膜透光性不合格,结果可谓触目惊心。因此,加强标准的推广和执行刻不容缓。
不同汽车及汽车上不同部位的贴膜玻璃对可见光透射比有不同的要求。由于汽车玻璃本身以及汽车玻璃膜的品种多样,组合后的结果也千差万别。消费者在选购遮阳膜过程中,需要根据汽车玻璃的类型,选购不同的玻璃膜产品,以保证驾乘安全。表1是乘用车上玻璃的主要类型和典型参数。汽车膜的选择参见表2。
标准第4章4.4节要求,遮阳膜的紫外线透射比应小于等于1%。
紫外线虽然在医学上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但对于驾乘人员乃至汽车本身,紫外线并无益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会对人身健康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皮肤变得松弛、老化,产生皱纹,更是皮肤癌的元凶,导致每年全球有三百万人患上皮肤癌;其次,有害紫外线还会损伤内饰,造成仪表台和皮革座椅等内饰龟裂与褪色,带来车饰老化,严重影响汽车质量;第三,紫外线会影响遮阳膜本身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如果遮阳膜紫外线阻隔能力不高,会使一部分紫外线以吸收和辐射的形式储存并穿透遮阳膜,导致遮阳膜的光学性能快速衰减、褪色、模糊等多种后果,大幅缩短遮阳膜的使用寿命,给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并埋藏重大安?肌?br />
目前市场上遮阳膜紫外线透射比参数相差悬殊,一线品牌大部分都可满足标准要求,部分甚至能够达到0.1%以下,基本能够阻隔全部紫外线。但仍有部分劣质产品无法达标,个别产品紫外线透射比高达12%左右,严重危害了驾乘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抗磨性能
标准第4章4.10节要求,遮阳膜在磨擦试验后的雾度应小于等于4%(A光源)
雾度是用来表示透明或半透明材料的内部或表面由于光漫射造成的云雾状或混浊的外观,是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光学透明性的重要参数,以漫射的光通量与透过材料的光通量之比的百分率表示。通过磨擦试验后对遮阳膜雾度的检测,可以评判一款遮阳膜产品的抗磨性能。由于驾乘人员在车辆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升降侧挡车窗玻璃,因此侧挡遮阳膜的抗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如果遮阳膜抗磨性能不佳,会使遮阳膜表面产生大量划痕,进而破坏遮阳膜产品结构,影响其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降低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为了提高抗磨性能,市场上主流的高端遮阳膜产品都在其表面进行防划伤处理。例如市场上某一线品牌的产品结构图所示,在遮阳膜最外层镀有抗磨硬涂层,该涂层主要成分为低聚物和丙烯酸,通过一系列工艺处理,使遮阳膜的硬度有显著改善,进而提高其抗磨性能,保持产品质量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总结:
汽车遮阳膜产品的选择事关驾乘人员的行驶安全和人身安全,因此,生产者应严格按照标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以满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消费者也应根据标准中规定的使用要求,综合考量各种安全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车的性能、使用环境、车身颜色、个人爱好等选购一款适合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