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玻璃期货“小合约”的设计让其一度成为期市新星。然而好景不长,去年8月份之后,玻璃期货活跃度大幅下降。 提起玻璃期货,市
玻璃期货“小合约”的设计让其一度成为期市新星。然而好景不长,去年8月份之后,玻璃期货活跃度大幅下降。
提起玻璃期货,市场人士对它曾经的“黑马”表现可能仍记忆犹新。2012年12月3日上市以来,凭借“小合约”的优势,玻璃期货异军突起,合约总持仓一度超过80万手,最高单日成交曾创出480万手的天量。直至去年8月份,玻璃期货还拥有其独特的魅力,依旧是期市中耀眼的明星。
市场眼中的“香饽饽”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呢?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玻璃期货上市初期,恰逢新型城镇化议题被市场热炒,“强心针”效应不言而喻。“当时房地产相关品种的火爆行情,激发了市场投机资金对玻璃期货的参与热情。玻璃期货上市之初价格波动幅度很大,进一步吸引了大量短线资金的参与。”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张驰表示。
此外,小合约的设计也加大了玻璃期货上市初期的活跃度,足以吸引市场眼球。据了解,玻璃期货合约每手保证金不足3000元,相较螺纹钢、白糖等品种,门槛降低了很多。而且玻璃期货每变化一个价格单位,投资者盈亏为20元,其他低保证金品种则大多为10元。这使得参与玻璃期货的资金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对市场参与者有不小的吸引力。
然而好景不长,去年8月份之后,玻璃期货活跃度大幅下降,日均成交量和持仓量双双持续下滑,昔日的繁华不再。
期现背离影响参与 产业客户陆续离场
在期现背离的情况下,如果现货市场价格上涨,而期货市场价格下跌,对于多头套期保值者来讲,两个市场都是亏损的,固然不会有参与热情。反之亦然。
从玻璃期货上市第一单,到第一批注册仓单,河北大光明集团都是参与玻璃期市的先行者,如今却也明显放缓了脚步。难道是“炒新”过后,热情大幅退潮了吗?
事实并非如此。河北大光明集团嘉晶玻璃有限公司期货部负责人武延民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他们并不是不想参与期市,而是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合适的套保空间。说到底是期现背离限制了当地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据了解,通常一个品种期货价格在大方向上与现货相同,才能有助于套期保值者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在期现背离的情况下,如果现货市场价格上涨,而期货市场价格下跌,对于多头套期保值者来讲,两个市场都是亏损的,固然不会有参与热情。反之亦然。”张驰称。
记者从企业人士处了解到,玻璃期货期现背离已成为市场常态。以2013年为例,玻璃期货1309合约自年初的历史高点1652元/吨一路下探,至8月底企稳至1200元/吨。而当年河北沙河地区玻璃现货均价则从年内低点1150元/吨一路上涨至9月中旬的年内高点1312元/吨,此后二者价格也基本保持背离走势。
不仅如此,从耀华玻璃发布的贸易商报价来看,FG1305、FG1309及FG1401合约到期均出现贴水交割,贴水幅度最高超过200元/吨,无法达到交割日期现价格基本归于一致的目标。
“玻璃期现背离之所以如此严重,主要还是因为品种自身的属性。”信达期货分析师吴益锋解释说,玻璃为典型的区域性品种,运输半径在500公里范围之内,在各自区域内形成贸易商、经销商围绕着几家大型生产企业的供销体系,外埠商家则很难进入体系之中。
此外,吴益锋还表示,在玻璃产业链中,生产企业占据强势位置,掌握着定价权,下游企业相对弱势。而在期货市场中,作为空头力量的厂家占据主导地位,加上玻璃期货关于仓单注销的规则,整个期货市场明显偏向空方,这一特征在近月主力合约表现尤为明显。“这最终会导致多头陆续离场,空头没有对手方,品种的活跃度大幅下降。”吴益锋说。
记者采访现货企业发现,期现背离的难题确实限制了很多地区玻璃企业的套保操作。“由于玻璃期货贴水较多,现货企业参与套保机会缺失。另一方面,仓单数量较少也限制了下游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对合适区域仓单的选择。”耀华玻璃期货部负责人陈小飞坦言。
“就我们公司而言,在有套保机会时,账户上的资金一直稳定在数千万元,而后因为一直没有机会,账户上的资金只剩下三四百万元。”武延民很无奈。
厂库布局存在缺陷 部分厂库“颗粒无收”
不同地区的价差较大,而仓单又是通用的,期货市场价格自然会按照全国最低价来运行,而不是基准地的市场价。华东、华中等地区没有了套保空间,渐渐丧失了参与的积极性。
作为国内首个全厂库交割的品种,玻璃期货更贴近市场的交易习惯,满足了现货企业的多样化需求,理应更有助于期现市场联动。然而实际上,厂库却因存有缺陷,反倒成了市场参与的拦路虎。
记者了解到,由于华东地区玻璃产量最大,生产厂家和品牌较多,按照最初玻璃期货设置的原则,以华东地区为基准地,可以连接南北、辐射全国。不过,从一年多以来玻璃仓单的生成以及实际交割的情况来看,有运作的玻璃厂库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地区,其他厂库基本上是“颗粒无收”。
市场人士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元凶是各地区玻璃厂库之间价格失衡,导致交易所在设计厂库升贴水时不能满足各地厂库的个性化需求。一般来讲,升贴水的设置是根据品种的历史价差,但是,一旦市场发展迅速将有可能改变这个格局。玻璃市场恰恰遇到了市场变局。
“2013年我国玻璃市场的产能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产业基地河北沙河大规模扩产,华中地区也大量上马新的生产线。而传统的消费地华东、华南地区产能则增长有限。”张驰称,截至2013年年底,华北地区拥有近百条生产线,产能近3.5亿重量箱,已然超过华东地区。该地区还借助原材料丰富等天然优势,逐渐掌握了全国玻璃市场价格的风向标。而华东地区由于各厂家较为分散,无法形成统一的定价体系,其价格影响力也大幅降低,最终导致华东基准厂区的作用失效。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北、华中地区与华东、华南地区的价差越拉越大,而期货市场对应的升贴水并没有随之改变,升贴水成了影响玻璃期货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华北、华南两地的价差为例,据市场人士介绍,2013年5月华北地区的玻璃价格相较期货价格有近100元/吨的贴水,而华南地区的交割品却较期货价格升水近100元/吨。巨大的价格差异使得市场重心转移,华北地区因为价差优势大量生成仓单,而华南的厂库则有名无实,造成了厂库资源的巨大浪费。
“不同地区的价差较大,而仓单又是通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期货市场价格自然会按照全国最低价来运行,而不是基准地的市场价。”武延民说,如果期货价格一直跟随现货价格较低的地方比如河北沙河或者华中地区,那么其他地方如华东、华中等地区就没有了套保空间,难免丧失参与的积极性。
身在华南市场的业内人士对此也感受颇深。“华东、华南的厂库由于长时间处于大幅贴水状态,基本没有生成过仓单,当地的买方客户不得不异地交割,这不仅不方便,还增加了成本,如何能调动起当地参与的积极性?”中国国际期货分析师黄桂亮如是说。
交割问题相对复杂 现货企业望而却步
由于价格因素影响,各地厂库参与期货交割的热情截然不同,一些地区即使看到期现货市场间的套利机会,也因运输成本高企或难以拿到自己所需要品牌的玻璃而放弃。
事实上,交割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厂库布局缺陷那么简单。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玻璃属易碎品,长途运输容易造成较大的损耗,相对于玻璃的单价,采用长途汽车运输费用过高,这些都制约了玻璃的销售半径,各地区合理分布交割厂库成为了理想的解决之道。但在实际运作中期货日报记者发现,由于价格因素影响,各地厂库参与期货交割的热情截然不同,一些地区即使看到期现货市场间的套利机会,也因运输成本高企或难以拿到自己所需要品牌的玻璃而放弃。
作为华南地区中小型玻璃加工企业,广州奥祥钢化玻璃有限公司参与了去年5月和9月的玻璃交割,尽管获得了一些利润,但整个交割过程却让他们很是头疼。
“作为交割标准品的5mm玻璃,根本满足不了现货商的需求。”广州奥祥钢化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仰平坦言,市场主流的需求是4.7mm规格,无论是贸易商还是终端消费者,都不可能只满足于一个厚度, 但如果要其他厚度就要在5mm基础上升水,利润空间将会进一步压缩。此外,运输问题同样不好解决。“因为运输原因,我们两次在湖北亿均交割获得的玻璃都选择了在武汉就近销售而不是运回广州自用,这样还可以降低些利润损失。”胡仰平说。
更让下游参与套保的企业担忧的还是拿货难问题。吴益锋告诉记者,因为同一张玻璃仓单可以在不同厂库间使用,买方到期交割适用的是随机配对交割模式,这一状况使做多者不知道将来会接到哪个地区的仓单,风险也随之而来。“生产企业的强势,往往会导致下游企业无法就近接货,甚至出现无货可接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下游企业的接货成本。”
对于这一情况,记者也在胡仰平那里得到了证实。“交割的厂家目前仍然以传统销售为主,在旺季时,厂家必然优先保证现货客户的需求而不是满足期货市场的供货。”胡仰平介绍,去年华南地区最大的玻璃原片贸易商天易达和以安9月的交割,拿货周期就比较长,进入现货月后交易明显不活跃,即便有利润空间,也难以通过平仓手段实现,成为了“空中楼阁”。
在陈小飞看来,作为一个新品种,玻璃期货必然需要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完善交割制度,吸引更多的玻璃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参与期市是保证交割顺利进行、活跃玻璃期货的必要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获悉,近期郑商所也在做精做细包括玻璃期货在内的老品种方面有进一步的考虑,包括升贴水的调整、仓单性质的改变以及交割制度的完善等方面。
“尽管当前玻璃期货多头资金参与积极性消沉,市场交投冷清,但就此断定玻璃期货将走向没落言之尚早。”山东金晶科技(行情,问诊)股份有限公司期货部负责人焦勇刚认为,从近几日玻璃期货阶段性放量来看,关注玻璃期货的资金依然不少,若后期合约规则能加以修改完善,玻璃期货有望重拾往日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