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ChatGPT在全球持续升温。它简单易用、便于操作,令会展业心动的是,ChatGPT上线两个月,月活客户突破一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会展业一路走来,经历了互联网平台、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内容生产模式,经历了PGC(专家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现在到了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这一次,ChatGPT的核心技术应用对会展业意味着一场新风向的到来。
时下,ChatGPT引发了全球性的科技应用狂欢。ChatGPT现象的出现,对会展业是一次数字工具的变革,也给一些行业带来失业的恐慌。这已经不是会展业第一次产生担忧。会展业第一次担心被替代,是互联网出现的时候。事实证明,互联网成为举办会展活动提升效率的工具。第二次是移动互联网的运用。在经历互联网之后,会展市场主体、会展活动项目主办方、承办方等,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建立社群以及私域运营等。现在,ChatGPT出现文字内容生成核心能力,能否为会展业赋能?
针对这一现象,《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了云上会展副总裁、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征伟,31会议CEO 、AMT咨询联合创始人万涛,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策划师宋晓东,北京雪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李伯文。会展业界人士多角度解读ChatGPT核心技术竞争力、存在的短板以及与会展业营销服务的关联。
一场技术工具的革命
记者:ChatGPT来了,会展业面临哪些变革?
李征伟: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又一新的关键节点,意味着数字化生产工具的新革命。
可以预见,行业未来将拥有更高效的工具、更智能的助手,从而将人员从一些低效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将重心放在更多需要创造力的环节上。比如,人工智能将驱动数字广告投放、邀请观众更有效率。再如,展览项目多年沉淀下来的大量数据可由人工智能进行分析整合处理,对参展商精细化管理后,可以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供需匹配。可以说,数字化会展又向前进阶一步,未来可期。
万涛:ChatGPT目前主要是文本内容的生成,如果加上目前流行的AIGC技术,那么,它给会展活动的主办方、参展商、专业观众带来的变化将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展前为主办方分析出更精准的目标受众、推荐营销通道,并生成符合目标受众需求的内容,如文本、图像、海报;二是经过输入训练后,可以为会展活动项目提供智能客服;三是为会展活动自动呼叫提供对话脚本;四是在展前帮助参展商、采购商推荐预约配对对象;五是生成会展活动总结报告以及展后营销文案。
可以想象,ChatGPT给会展业带来的变化主要聚焦于内容生成,有利于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但对会展活动的主要流程,线下实体展的面对面、多对多的基本形态不会产生变化。
宋晓东:ChatGPT火爆出圈,成为元宇宙背景下最热的话题,很多行业及从业人员因此产生危机感。不可否认,这其中不乏过度解读和自我匹配。一个新技术从出现到应用再到深度影响相关行业,有其时间性、偶然性,行业要从产业链端、受众需求、技术方向有持续地展开研究学习和提升,而非在某个新技术出现时激进。对于会展行业,ChatGPT短期不会出现实质性的影响。
李伯文:ChatGPT对会展行业的自媒体、新媒体文字内容创作以及服务行业客服等带来一些影响。如一些专业性不强的内容、短视频脚本,可以交给ChatGPT生成。此外,经过训练后,ChatGPT可以替代人工完成会展活动的客服工作。
记者:ChatGPT现象能否引发会展业新一轮跨界?
无法实现创意力
李征伟:会展是提供产业上下游连接的平台,是产业生态不可或缺的一环,并不是轻易就可以取代的。会展“跨出去”比较容易。会展业站在新技术革命的风口,应该利用自身连接上下游产业链的优势,充分挖掘自有的数据资产价值,将自身打造为“行业生态连接器”,探求多元发展。
ChatGPT可以代替会展从业人员生成内容。对答如流的ChatGPT可以生成文案,如类似AI绘画可以自动生成创意图片和海报,再进一步,AI自动“拍出”一段视频恐怕也将很快实现。
然而,ChatGPT以及其他AI均不可能自动生成营销策略。AI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或者创造出新的表现方式,却无法创造出从未有过的新知识,也无法产生新智慧,而会展营销策略需要大量的新创意。因此,会展从业人员需要思考如何制定内容策略,对参展商、采购商、专业观众输出内容。这样,ChatGPT不仅不会替代会展从业人员,还将高效提升内容生产。
万涛:从媒体、行业门户网站等内容积累丰富领域跨界到会展行业将更加容易,但要形成现象级还有待观察。毕竟展览是一个线上线下联动的专业服务,单纯地把形式和营销内容做好,还不足以对会展业造成冲击。
中级水平文案替代性可能超过 90% ,因为ChatGPT中的GPT是对话式,可以通过对话来调整文案的质量。我尝试通过ChatGPT做了一些回复,发现它还没有达到完全替代人的程度。但对于大部分只需要完成80分以上的SEO文案来说,ChatGPT目前生成的内容只要经过少许修改和编辑就可以使用。
比较遗憾的是,ChatGPT还无法完成具有洞见性和新见解的高水平文案。目前来看,ChatGPT生成的内容是已有知识的一种综合。
宋晓东:客观地说,数字会展或元宇宙会展都是因疫情冲击而被重视的。在此阶段,更多的是人为的对新模式的探索,无论是内容还是体验、模式,都需要在探索中形成可操作性强的模板。在模板打通的情况下,ChatGPT可能会利用其优势进行更便捷的内容生成。
李伯文:会展业是一个传统的细分行业,体量不大,具有特殊性及一定的市场门槛。自2001年至2022年,二十多年发展中的历次技术升级均由传统会展人主导完成,ChatGPT的出现也一样,虽然底层技术支持的确需要外界大厂来完成,但上层应用搭建以及新产品的推广运营大概率还是由会展人来主导。
ChatGPT是基于互联网上大规模的数据,通过信息数据的拼接重组与修改,回答出令人惊奇的正确的“废话”。换句话说,ChatGPT解决了“语义理解”技术难题,或者说能理解人类意图,以用户喜欢的方式进行内容生成。
可以把ChatGPT理解为一个文字版的抖音。相比于抖音可以提供5G时代的视频流互动,ChatGPT提供的则是2G时代的文字信息互动。只不过,互联网上文字内容的沉淀数量远大于视频内容的沉淀数量,并且阅读文字比观看视频门槛高,因此,用户往往觉得ChatGPT比抖音专业。
需要指出的是,ChatGPT没有基本立场和价值判断,不能做有态度、专业性的工作。因此ChatGPT基本可以取代那些没有态度、专业性不强的文字内容生成,至少成为内容生成的工具,但对于专业或个性化内容创作来说,ChatGPT可能帮不上太多忙。
不涉及新营销模式
记者:ChatGPT将成为会展业的一个新赛道?
李征伟:会展活动帮助参展商、采购商提供供需匹配,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数字化将促使“供”和“需”更容易找到对方。比如,AI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参展商、专业观众,针对不同受众需求,由ChatGPT提供针对性文案。一个线上自动化的供需匹配或许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ChatGPT作为一种生成式AI,只能对已有知识进行学习和整合。因此,“创意”是需要更多人类智慧的产物,ChatGPT暂时还无法涉猎。这也提醒会展人,需要更有创造力的文案,通过数据分析提供的更好策略和创意为行业搭建供需平台,连接上下游产业。
万涛:ChatGPT作为一套系统,和一个工具是有区别的。ChatGPT在内容生成、智能客服和交易推荐方面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平台的运营方和开发者需要考虑如何将ChatGPT的能力嵌入到系统和平台上,并结合ChatGPT的技术开发更多适合会展活动的应用场景。
宋晓东:ChatGPT在深度学习产业供需之后,是可以完成更精准的匹配的。海量的供需企业及市场信息的获取却是短时间内很难做到的。
李伯文:在目前阶段,ChatGPT还不能完成平台搭建。然而,ChatGPT凭借背后庞大的数据库,可以为平台搭建提供海量案例、建议,可以辅助会展业完成这项工作。
期待本土AIGC嵌入会展流程
记者:面对ChatGPT的凶猛来势,您对会展业有哪些建议?
李征伟:在ChatGPT技术变革下,建议会展业数字化建设加快进程,不然赶不上技术进阶迭代。现阶段,有些会展企业还停留在原有思维,认为只要线下实体展会恢复,经过一段时间,会展业将回到2019年的水平。随着智能技术迭代,从业者会发现市场早已改变风向。因此,必须用数字化工具武装起来,用好智能时代的新技术、新工具,让它成为智能助手。
万涛:拥抱ChatGPT——一个智能内容生成工具。目前的主要问题是ChatGPT在中国并未完全开展业务,中文语料资源也不充足。期待本土特别是百度尽快推出高质量的AI工具。这样一来,数据集成会更方便。
对数字会展从业者来说,目前需要将ChatGPT以及AIGC相关的能力嵌入到会展活动的流程中,帮助会展活动主办方、组织方以及参展商、采购商、与会者提升体验和效率。
宋晓东:持续进行数字化、元宇宙场景体验升级,对海量参展商(企业)输出理念及元宇宙会展解决方案,扎实稳定地循着“以虚促实”和“以虚强实”的路子走,不被各种新技术所影响,对于会展行业是非常重要的。
李伯文:一方面,继续保持对新技术、新工具的关注,另一方面,大胆尝试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在会展活动中的应用,尽可能创造出适合会展行业的新产品或解决方案,提高会展业的效率及服务水平。
后记:
在行业资深投资人士看来,AIGC产品一定迭代很快,ChatGPT是第一个出圈的产品,但不一定是商业上最成功的。
AIGC的大规模商用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基于技术积累而设计出超级模型,二是有足够的数据去支持训练,三是要有算力和流量充足的平台来落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ChatGPT是一次产品和市场上的突破,而不是AI基础理论的突破。”上述行业资深投资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