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北京国际投资合作研讨洽谈会上,中国电建集团海外部副总经理、电建国际公司副总经理熊立新表示,中国电建积极创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模式,秉承绿色可发展的理念,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世界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中国智慧。
熊立新说,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全球化逆流、地缘冲突升级、通胀高企等负面情况,使全球经济艰难中前行,传导至国际工程行业,造成本土保护加重、新项目融资难、建设成本升高、汇兑波动以及非传统安全等问题。熊立新认为,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应重点把握如下三大机遇:
一是把握基础设施建设重振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机遇。基础设施具有产业乘数效应,基建是各经济体提振经济的先遣军和动力源之一,为国际工程行业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市场。
二是把握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历史性机遇。预计到2050年,太阳能和风能将占到整体能源系统的70%,全球80%左右的电力消费来自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革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和主要行动方向。在当前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为数不多的确定性因素之一。
三是把握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革命性机遇。把握行业的科技发展趋势,如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的新能源+储能、氢能、碳捕捉利用封存、特高压输电、智能化配电、虚拟电厂等。通过技术创新迭代,为传统行业赋能,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不久前,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2022年度《中央企业海外社会责任蓝皮书》,中国电建上报参评的海外社会责任成果案例《发挥央企优势,中国贡献推动海外履责共赢发展》成功入选。中国电建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龙头企业,位居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第100位,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第一位,ENR全球工程承包商250强第五位,是全球最大电力工程承包商。公司业务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从业人数超过13万人。截至目前,中国电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执行项目合同两千余份,合同总额6400多亿元。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一带一路”建设总量中,中国电建的新签合同额占比超过15%,营业收入占比接近10%。
走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熊立新总结中国电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做法:
一是高标准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电建具有高端规划咨询的技术优势和先进经验,受政府委托组织编制了我国“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巴经济走廊能源规划、中缅电力合作规划等众多顶层行业规划。
以老挝南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为例,中国电建科学规划、创造性提出“一库七级”、分两期开发的中国方案,最大化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项目共提供8000余个就业岗位,为当地新改扩建公路500余公里,修建桥梁20余座,以及大量码头、学校、市场、医院,赢得了老挝政府以及当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二是技术创新打造高标准高水平标志性工程。中国电建以新型领域关键技术创新支撑、数字建造、智慧工地、绿色建造为科技主攻方向,建成全球装机容量最大槽式光热电站摩洛哥努奥二期光热项目、最大的塔式熔盐光热电站摩洛哥努奥三期光热项目、首个采用中国标准的海外风电工程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场以及数字化赋能传统行业的新加坡大士净水厂。
三是高水平履约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中国电建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在主业领域世界领先的工程技术实力和工程实施履约能力,高质量建成拉美第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巴西美丽山输电线路工程、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巴基斯坦风电群等一批重点项目。
在巴基斯坦,从2015年的萨菲尔风电总承包项目开始,中国电建点亮了在巴基斯坦风电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树立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口碑。截至目前,已累计承担了22个风电总承包项目,总装机规模超过1090MW,占巴基斯坦风电市场份额超过60%,为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和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熊立新认为,在未来,企业的海外经营应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重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提倡高标准绿色设计、施工和运营。他建议,“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在提升当地民众获得感的同时,应持续关注促进就业、增加税收、脱贫致富和能力打造,与当地政府、企业和民众互利共赢、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