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件事情你做得很痛苦,多半是方式错了

小编:创业计划书模板范文 完整版发布日期:2023-06-30浏览量:507
核心提示:如果一件事情你做得很痛苦,多半是方式错了,吃苦没有任何意义,不要歌颂痛苦

前几天在写作群里和学员交流。有人说:我想练习日更写作,想写感恩日记,想写成功日记……但感觉很难坚持下去,总是觉得特别痛苦,需要逼迫自己去行动,一不小心就会漏掉一两天。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如果一件事情让你感到痛苦,那就……不要去做呀。

道理很直白,但这的确就是我一向的观点。

许多人总会有这样的思维:我要变得更好,要改掉坏毛病,要养成好习惯,我就得努力去做一些「正确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很辛苦,会很累,甚至会感到痛苦,但我不能放弃。如果我放弃了,我就是缺乏毅力,就无法实现改变,只能一事无成。

这可能跟我们的传统教育有关。在我们的教育里,我们孜孜不倦地告诉孩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笃信「延迟满足」,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先苦后甜」的信条。我们相信,太好的环境和际遇会令一个人废掉,要想成材,必须经历苦难、歌颂苦难、接受苦难,这才是正道。

真的是这样吗?

我想告诉你的是:吃苦没有任何意义。它或许能锻炼你的身心,提高你的忍耐力,但也仅此而已了。它既无法帮助你解决问题,也无法帮你改变自己。

说白了:如果一个人经历痛苦仍然取得了成功,这说明什么呢?什么也不能说明。他的成功跟痛苦之间很可能没有任何关系。甚至有可能他本来就能够成功,如果没有痛苦的话,能成功得更轻松、更愉快。

忍受痛苦,永远都是一种无奈之举,而不是必经之路。

我们可以把一个人做事的动力,大致区分为两者:外驱力和内驱力。

痛苦来源于什么呢?当做一件事情的外驱力远远大于内驱力时,就会产生痛苦。它违背了你的自主性,让大脑陷入了两难境地,从而导致了痛苦。

当你从一件事情中感受到痛苦,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并不想去做它,但有一种力量逼迫你去做。这种力量可能来自外界,比如工作和社会规范;也可能来自你自己,比如你认为自己存在某些坏毛病,不得不去努力「纠正」它们,诸如此类。

很多时候,这种痛苦是我们无法选择、无法逃避的。比如你选择了一份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又比如你为了完成目标而不得不去交际、应酬、迎来送往,等等。

那么,当我们被迫经历了痛苦之后成功了,我们应该感谢什么呢?是感谢我们所遭遇的痛苦吗?

当然不是,是感谢那个在痛苦面前仍然能够不放弃、能坚持下来的自己。

在这个过程之中,痛苦是必不可少的吗?当然不是。实际上,痛苦只会增加你失败的几率,你最终没有失败,是因为你自己足够优秀和强大,能够抵御痛苦的冲击。而不是因为痛苦的存在,才使得你成功。

我们考虑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你依然是你,依然被一种外在的力量去逼迫你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但现在你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能够说服自己,于是你从中感受到的痛苦降低了。

第二种情况:你依然是你,但这次没有一个外在的力量逼迫你,你可以自由地做你自己喜欢的、愿意做的事情。

这两种情况,跟最初的情况相比,哪种情况下你最终的成果会更好?一定是后两者,对不对?

所以,你可以发现:不论我们做任何事情,「痛苦」跟「不痛苦」相比,永远都是后者更好,绝不存在痛苦逼迫你成功、不痛苦反而无法成功的情形。

只不过许多人总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经历过的痛苦,跟自己最终获得的成功,错误地建立起因果关系罢了。

这种心态其实是正常的。大脑非常害怕一件事,那就是承认「我错了」。因此,当我们经历痛苦时,理性会认为这些痛苦是不必要的,但感性上我们又的的确确经历了它,这两种形成了矛盾,于是大脑就认知失调了,陷入了困惑。

为了解除这种困惑,大脑只能怎么做呢?要么,就是把我们经历过的「痛苦程度」调低,告诉自己「其实好像也没那么痛苦」;要么,就是自我欺骗,为痛苦找到一个意义:这些痛苦并不是无价值的,它们是有用的。

想一想,在你任何「苦尽甘来」的经历之中,是不是基本都是这两种情况?

只不过,大脑可以欺骗自己,但我们不应该欺骗自己。痛苦就是痛苦,就是无意义的,如果可以,我们要尽量避开它,而不是去美化它。

那么,如果痛苦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如何才能做成一件事情呢?

一个简单的原则是: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必定需要找到自己的内驱力。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不少人告诉我,看到许多文章讲复盘的重要性,他们也想养成复盘的习惯,于是勤奋地写日记、做记录,但一直不知道有什么用,感觉非常无聊,只是强行让自己去做。这样有意义吗?

这样当然是没意义的。复盘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记录本身,而是能够为我们的行动指引方向,为我们未来的项目提供指导和参考。如果你连「记录」这一步都感到无聊,又怎么可能真的把它用起来呢?

因此,我自己的复盘方式很简单:我不会去做那些复杂的表格和报告,而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随时随地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包括:这项工作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方式是可以尝试的?我采取了什么举措、效果如何?等等。

这些记录看似简单而琐碎,但当我下一次做类似的项目时,它们就能起到强大的作用。它们可以帮我预先判断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让我试验新的、有趣的想法和举措,不断完善和优化已经证实可行的做法,缩短时间、提高速度,等等。极大地提升效率和手感。

我这个做法是怎么来的呢?是我先有了这个做法,再去发掘它的作用吗?不是的。是我先在工作过程中去思考「我需要什么资料来帮我更好地完成它?」再去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资料。能够满足我需求的,那就是有用的,记下来;反之,对我的需求帮助不大的,那就不适合我,没有必要强求自己去适应。

这就是一个逻辑链条:我先有了需求,再去想办法满足这些需求。在这个过程中,「需求」就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内驱力,驱动我去记录、思考和复盘,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力量去逼迫和干预。

同样,许多人会做「感恩日记」,但做完之后可能永远都不会去翻看,那做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是你在面临难题的时候,翻出「感恩日记」,用自己过往的成功经历为自己加油打气,恢复信心;在沮丧、失落、难过的时候,翻出「感恩日记」,用里面记录下来的开心时刻冲淡自己的负面情绪,让自己重新感受到热情和活力。

在这个基础上,你才会有动力去做好自己的「感恩日记」。因为你明确地知道:这些功夫不会白白耗费,它们始终会在某一天给你回馈。

这就是另一条链条:你要先找到一件事情的乐趣所在,再让乐趣驱动你去做。让乐趣成为你的内驱力。

外驱力是永远无法替代内驱力的。如果一件事情,你始终找不到动力,以至于做得非常痛苦,那么你首先要反思的就是:我能否为它找到一个内驱力,去替代掉「不得不去做」的痛苦。

这才是能够确保你长久走下去的根源。

那么,如果有些事情,我们确实找不到需求,也找不到乐趣,该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就可以从这件事情本身入手,用三种心态,把它改造成「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从而找到内驱力。

哪三种心态呢?

第一种是「经验心态」:这件事情能够增长我在哪方面的经验值?它能如何让我变得更强大?

第二种是「成就心态」:我能否把它当成一种人生历练?让它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种体验和收集?

第三种是「挑战心态」:我能否把它分解为「遇到难题 - 攻克难题」,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乐趣?

这三种心态,是我避免痛苦,完成各种各样任务和工作的制胜法宝。

举个例子:我是一个社恐,非常不喜欢社交,当我不得已要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我就这样说服自己:这可以锻炼我的「社交能力」,提升我在这方面的经验值。我可以试着去扮演某种形象,采取某种策略,尝试某种方法,再观察结果,把它变成一种实验。这不也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吗?

再比如:我要去做某件很长期又很繁琐的事情,就可以这样说服自己:这件事情虽然很麻烦,但它可以增长我的见闻和阅历,让我知道它是什么流程、是怎么做成的,丰富我的人生体验,以后也许在什么地方能用上呢。

又或者:我不得不去做一件我没有把握的事情,对结果十分忧虑,就这样说服自己:好吧,它很困难,我可以把它当成一种挑战,看看我能想出多少办法去攻克它,试一试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反正最坏的结果也不会比「我不去做」差多少,又有什么损失呢?

实际上,我把《打开心智》写完,就是用了这几个策略。我对自己能否把它写好并没有信心,对它面世之后会得到的评价也毫无把握 —— 正是这两点不确定性,一直阻碍着我去动笔。后来,我就是这样说服自己的:

让我试一试,不管结果如何,它好歹能增长我在「写书」方面的经验值,让我学会如何系统地阐述我的思考和想法。

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它都能成为我人生的一种体验,让我的人生变得更丰富、更多元,成为未来几十年里的一道美好回忆。

把它打磨出来也许的确很困难,但这正好给我自己一些挑战。我能不能构思出更好的框架?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标题?能不能多举出几个例子?能不能用更简明扼要的话把这个逻辑讲清楚?就当是给我出的一份「考卷」,让我来检验自己的实力。

你可能会觉得,这看上去有点自欺欺人,因为它的困难一点也不会减少 —— 但实际上,我一直在说:这个世界本身什么样,可能是不太重要的;你如何看待它,它在你的心智世界里面呈现出什么样貌,也许才是更重要的。

困难是客观的,而痛苦是主观的 —— 只要你不觉得痛苦,只要你能找到动力,那么克服困难,其实就只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最后,补充一点。

当我们有一个目标想要达成,当我们想去培养一个习惯,当我们想采取一个行动时,我们的目的是什么?一定是让自己变得更好,对不对?

而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基础是什么呢?你首先得「爱自己」。只有当你热爱现在的这个自己,接纳现在的这个自己,你的行为、目标和提升才是有价值的。

而一个爱自己的人,又怎么会逼迫自己去做痛苦的事情,去经历痛苦呢?

痛苦没有意义,不要忍受痛苦,要去找到内驱力,让自己更愉快地成长。

简单总结一下:

如果一件事情你做得很痛苦,那么不妨首先想一想:它是不是你可以选择的?

如果它是你可以选择的,那么请果断放弃,从你的需求和乐趣入手,去找到另外你拥有内驱力的事情,这才是你应该去做的。

如果它是你无法选择的,那么不妨试一试,能否用三种心态去对它进行改造,把它变成值得去做的事情。如果不行,再考虑放弃。

自我提升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不要让自己自寻痛苦。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文章链接:https://zq.61ziyuan.cn/news/show-39338.html
文章来源:创业计划书怎么写    
 
标签: 创业板涨跌幅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