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起来连自己都揍,“一刀切”并不是哪国的专利。
至少这次就在印度鞋业界发生了,这让大量中小鞋厂叫苦连天,请求豁免。
自从几大鞋业巨头宣布印度建厂后,印度就雄心大发,一边想办法防止从中国进口所谓的“劣质鞋类”。一边又开始鼓捣统一的 ISI 强制标准。
在宣布这些决定时,商业和工业部长 Piyush Goyal 表示,这些决定将有助于增加优质鞋类的生产、出口并在全球市场上建立印度品牌。
大量鞋厂面临危机
近日,据印度多家媒体报道:
印度政府规定,该国所有类别鞋子都将强制性统一 ISI 标志。
统一的 ISI 标志由工业和国内贸易促进部 (DPIIT) 强制规定。这场危机是由于对从低端凉鞋到昂贵的品牌鞋类的所有产品设定了相同的标准造成的。
这对于鞋类制造行业的中小厂家来说无疑是场灾难。
强制性统一 ISI 标志规定,必须进行价值昂贵的实验室测试才能将鞋子推向市场。
鞋子制作完成后,千分之一的产品应该进行测试。
而准备其实验室将花费高达 500 万卢比(约人民币44万元)。每双鞋的外部检查费用为 42,000 卢比(约3666元人民币),运动鞋 95,000 卢比(约人民币8300元) 生产成本也各不相同。
由于一切都遵循相同的标准,因此不可能以低成本制造鞋子。
鞋子的厚度、宽度、纽扣尺寸和止断都有特定的标准。这样就无法根据不同的需求来构建。
印度 75% 的制鞋业属于无组织部门。该行业工作人员约442 万人。
中小鞋厂寻求 BIS 规范
豁免 500 卢比以下的鞋类产品
7 月 12 日, (KNN)印多尔制鞋业正在寻求印度标准局 (BIS) 低于 500 卢比(约人民币44元)的产品规范的豁免。
印多尔鞋类制造商协会主席 Girish Punjabi 表示:
“我们支持政府质量控制的意图,但国际清算银行的规范将使原材料变得昂贵并提高总体投入成本,从而导致制造运营成本上升。这将直接打击社会经济弱势群体使用的产品。”
该协会指出,不同品类的运营成本将增加约20%-60%,其中低价产品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
印多尔的中小型鞋厂,主要专门从事利用回收材料制造鞋类。印多尔鞋业的市场规模估计约为 250-30 亿卢比,产品供应到七个邦。
据《印度时报》报道,制造商表示,BIS 规范下制鞋业使用的原材料和其他投入品的规格将扼杀使用回收材料制造鞋类(如粗跟鞋和雨鞋)的行业。
强制性质量标准规范将从2024年1月1日起对小型鞋类制造商实施,对于微型鞋类行业,质量标准将从2024年7月1日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