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8月16日刊登题为《关键矿产会有自己的“欧佩克”吗?》的文章,作者是德国安联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卢多维克·苏布兰,全文摘编如下:
我们知道未来将由金属驱动,但这些金属是否会被“铁幕”封锁,还有待观察。毕竟,多数关键金属矿物来自少数几个国家:中国控制着几乎所有的重稀土材料(包括91%的镁和76%的金属硅),刚果(金)在全球钴市场中占有60%以上份额,南非控制着全球71%的铂供应。
这些金属和关键矿物对绿色转型至关重要,因为它们被用于从电动汽车到风力涡轮机的各种产品中。据国际能源署估计,全球关键矿物市场规模在过去5年里已经翻了一番,由于对电动汽车、蓄电池、低排放发电和电网需求不断增加,到2040年市场规模(至少)将再翻一番。
刚果(金)、智利、秘鲁、中国、俄罗斯、南非甚至澳大利亚都将得益于对关键原材料的需求激增。鉴于其他所有国家都一心确保自己的供应,此类关键矿物资源丰富的国家可能效仿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的模式,努力组建一个金属输出国组织(OMEC)。
此外,也有人在谈论将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扩容,把其他相关新兴市场,尤其是矿产品出产国纳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金属卡特尔(垄断联盟)可能横跨全球南方,将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老挝和斯里兰卡)、非洲一些国家(尼日利亚、肯尼亚和安哥拉)以及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玻利维亚和阿根廷)联合起来。
如果矿物资源丰富的国家联合起来,它们可能会以三种方式撼动全球市场,首先就是操纵价格。像OPEC一样,OMEC可以利用出产配额或出口配额来推高价格,这反过来会使清洁能源技术变得更加昂贵,从而有可能使绿色转型速度放慢。此外,一个新的卡特尔可能会寻求(利用)中断战略供应,来获得对高度依赖这些金属的国家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它还可以与从战略角度选择的伙伴达成排他性贸易协议,来进一步集中市场力量,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左右全球供应。
所有这些风险都意味着,被这个卡特尔视为“不友好”的国家可能难以获得所需的资源。
使问题更加复杂的是,不少国家的政府还一直在对关键原材料(尤其是铝、钴和氦)实施新的出口限制。近10年来,此类措施增加了5倍以上,尤其是在中国、印度、巴基斯坦、阿根廷和俄罗斯,还有美国。这种形势对日本、韩国和欧盟成员国等依赖进口的国家构成了尤其大的威胁。
另一个风险在于主要供应链企业的集中。尽管钴矿主要在刚果(金),但对钴产品供应的控制权已经从刚果(金)政府和俄罗斯企业转向中国和南非企业。同样,只有一家总部设在欧盟的公司跻身世界十大产铜企业之列,来自四个国家(美国、英国、瑞士和加拿大)的6家公司的产量约占全球铜产量三分之一。
从长远看,为了预防供应企业的进一步集中,越来越需要使供应关系多样化,并在国外进行更多具体的投资。在较直接的解决方案中,最快捷的办法就是通过支持有利的贸易政策和外国投资政策,增加主要公司(不管是公有还是私有公司)的股东数量。
对于关键矿物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来说,从长计议需要加强国内生产和回收利用能力,推广可持续开采做法,并对开发回收利用技术加以投资。降低材料强度和促进替代的新技术开发将发挥关键作用。例如,钠离子电池可以缓解锂供应的压力。然而,鉴于全球绿色转型的利害关系,当务之急是必须保持自由、公平和开放的贸易。(翻译/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