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6月、进入7月以来,很多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地区纷纷公布上半年快速增长的外贸成绩单。在看到四批14个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为稳外贸做出亮眼贡献时,《中国贸易报》记者多次追踪采访后发现,多地试点中涌现出一系列新现象,亟待在政策层面予以梳理总结,进而为新规定、新标准的出台积累素材。
现象之一:怎样回应和总结“飞地经济”。
“飞地经济”是近年来在产业园区建设中较为热门的现象,其既使原有的品牌园区缓解了用地紧张、物理空间紧张等难题,又使得相对落后的地区得以较快获得品牌园区的品牌加持和经验传承,对飞出地和飞入地是皆大欢喜之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第四批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地区——温州(鹿城)轻工产品交易中心,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中应用了“飞地经济”的某些做法,当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总额统计口径并未局限于鹿城轻工产品交易中心这一市场的地理范围内,而是尝试全域联动,温州市其他县市区在鹿城轻工产品交易中心注册的个体工商户,也可以享受这个政策,因此他们提供的相关统计数据也是整个温州市的数据。
考虑到物理的空间、实体的店铺终究容量有限,互联网经济和跨境电商等的创新正在一步步克服物理空间和实体店铺的局限,为经济增长带来更多可能性。这样看来,未来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政策是否可以对“飞地经济”现象做出回应,如果认为这是好的尝试,则可以在新获批的试点中明确鼓励这一做法;如果认为这一做法与传统管理逻辑不符,也可以明确予以禁止。
现象之二:采用在线信息平台的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地区越来越多,可否成为标配。
常熟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湖南高桥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等功能丰富,正在逐步将市场采购交易电子化、可视化,既增强了服务功能,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简化通关、快捷流程带来的风险,还便利了海关等执法部门的监管。从部分试点地区市场采购贸易以往发展中存在的反复和曲折,更可以看到这类在线平台的重要价值:部分试点地区存在海关监管简化时一些商户企图蒙混过关的情况,一旦从严整顿,则原本遵纪守法的商户通关效率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借助在线平台尽量将很多流程信息化、可追溯化,对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未来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政策,是否可以对试点地区搭建在线平台提出明确要求,将之作为标配之一?至于部分试点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较为落后,部分商户不熟悉在线工具等情况,可以通过设置过渡期、辅导扶持等方式加以化解。
现象之三: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地区名称和实际出口商品种类之间不尽一致的问题需要重视。
记者了解到,在一些试点地区只有试点名称中提到的唯一一种商品才能享受市场采购贸易政策待遇;而在另一些试点地区则有多种商品享受市场采购贸易政策待遇,试点名称中提到的商品只是其中之一。对此,未来的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政策是否可以梳理和总结这两种不同做法的利弊,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对进一步明确统计口径和相关部门监管范围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基础性工作,也避免试点地区执行政策时标准松紧不一。
可以看到,自2013年4月浙江义乌市场开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以来,14个试点地区已经进行了诸多不同侧重点的尝试,因此,国家层面从整体上对各种现象进行梳理总结正当其时,既能为以后的试点提前做好功课,更有利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良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