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玻璃价格随着建筑市场旺季到来,叠加贸易商和中间加工厂的积极存货,厂家库存下降明显,厂家涨价底气十足。继华东、华南地区厂家玻璃价格“破百”后,产能集中的华中地区的玻璃价格也开始出现“破百”现象。100元/重箱,也即2000元/吨的价格大潮正在向全国蔓延。国内玻璃行业整体市场价格实现全面“破百”的现象,预计会在8月底9月初出现。
虽说下半年会有五六条线点火,但与上半年仅北方河北地区就停产16条玻璃生产线的数量规模相比,新增的产能还是少了些。一季度叠加二季度的市场需求,加之旺季市场行情的驱动,玻璃价格上涨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玻璃需求的积极因素在于:一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实际周转速度加快,玻璃用量增加;二是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加大;三是玻璃门窗复合结构产品的大量使用;四是外贸市场从复苏到大面积的启动。
这里要着重讲讲第三点。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中国建筑市场门窗玻璃面积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的变化历程。仅就门窗玻璃而言,从普通民房的单片不钢化玻璃,到现在的三玻两腔的复合加工玻璃,或者两层中空玻璃,或者安全夹胶玻璃,玻璃的用量呈现几倍数量的增长,这种用量增加高于玻璃产能的增加;同时,门窗的开口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整个阳光房形态的全玻璃结构建筑。就需求端来讲,整体门窗市场伴随着节能效果的需求潜力还将非常巨大。
另一方面,从建筑幕墙来讲,玻璃幕墙代替其他诸如石材铝板等材质的外立面也越来越多。石材铝板的呆板厚重,缺少玻璃产品的现代轻盈质感。同时,建筑内外部的视觉打通和心理空间的交流,需要玻璃这种透明的材质,这是建筑内部结构通向自然空间的有效手段。沉闷的一堵墙给人的感觉总是很压抑的,而对外可见的风景总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愉悦。
所以,需求增量伴随着市场价格上涨,很多人说“玻璃已疯”,但以下半年的玻璃市场用量和总体供求关系来讲,就目前的市场价格表现,我认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理性的。玻璃成品本身的价格在整个建筑造价中的占比还是微不足道的,而玻璃产品本身的生产制造的过程又是十分复杂和高能耗的。所以,从玻璃本身的价值和其在市场中价值的表现而言,还是远远不相称的。
那么有人会问,玻璃价格的“顶”在哪?这个我不会做预测。但是,从水泥行业前两年的利润率来看,诸如海×等某些企业一天就赚一个亿,也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合理利润”恐怕是很难解释的。所以,如果说玻璃价格未来的某一天到了“300元/重箱”(6000元/吨),我觉得也不会让人感觉诧异,这就是行业发展、整合与变迁的过程。水泥行业从全行业亏损到现在的盈利水平的实现,也是行业主动求变的结果。
从二季度开始我一路看涨,很多人都是表示各种不认可,直言“扯淡”。现在看,长期浸润市场,泡在这个行业里,我对市场和价格的变动还是比较敏感的,这是市场中所有变量因素叠加造成的。去年首提“百元时代”,最终年内实现。今年从1200元的时候开始喊涨,一直喊到1700,1850和2000,伴随着多少质疑的声音,但也逐步变为了现实;那么再喊年内2200-2400,还有没有人会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