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价格上涨的逻辑

小编:网店货源供应商发布日期:2020-08-21浏览量:479
核心提示:理性看待玻璃涨价,先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在疫情期间,玻璃原片价格从去年12月份的100元/重箱(2000元/吨)跌倒今年3月底的60元/

理性看待玻璃涨价,先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在疫情期间,玻璃原片价格从去年12月份的100元/重箱(2000元/吨)跌倒今年3月底的60元/重箱(1200元/吨),为什么大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呢?今年一季度末,各厂家从一次跌2元/重箱,到某些厂家一次性喊跌10元/重箱,一个月原片价格跌掉50%,为什么当时没人说厂家疯狂,反而现在厂家一次性喊涨5元/重箱,大家就认为疯狂呢?经历了市场需求的启动,玻璃原片的价格从60元再涨回到100元,为什么大家会认为是不正常呢?即使到目前为止,此时的价格也仅仅只是恢复到了去年四季度的价格水平,下游加工企业自身对形势产生了误判,为什么要抱怨原片厂的扭亏努力呢?

所以,上半年的行业利润,是玻璃原片厂让利给了下游加工企业,下半年,行业利润又在产业链上进行了重新的分配和转移。玻璃如此,水泥、钢材是不是这样?房地产又是不是这样呢?这其实只是一个新的周期开始。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受今年的疫情影响,过了春节以后,今年3月份的价格就能恢复到去年四季度的价格高位,不低于100元/重箱了。因为从年初我们分析的整个宏观形势和数据来看,今年的玻璃行业的行情和数据要大大好于去年四季度最好的季节。只不过,这次疫情把需求延后了。

而且,北方玻璃产能会大幅降低,早有定论,但很多人选择性的视而不见,一再忽视这个有价值的信息。河北16条线停产,诱因不是疫情,而是环保。疫情的严重挡不过环保的严格治理。所以,没有疫情,北方的产能仍然是收缩的。今年的疫情是“活久见”,巴菲特老人家见证奇迹的时刻都一再刷新,为什么不允许玻璃原片价格出现超过历史高位的现象呢?为什么拿历史经验和常识来看待今年突发性的千年一遇的市场特例呢?拿远古时代的观念去看到未来科技时代的发展,判断失误是必然的。而且,在这种极端情况下,还是有人赚到钱的,而且赚了大钱。这就是判断,这就是超越历史经验的一种选择。

 

玻璃行业近五年来,中间贸易商这个群体有着一个最大的根本性的改变,就是取消掉了仓库,大多数经销商都是喜欢短平快的出货。大家看利润很低,玻璃不进自己的仓库,而是厂家到客户端直发,低来低走,高来高走,赚个快钱。历史经验告诉玻璃贸易商,从2013-2015年,凡是进仓库的玻璃,基本都是亏的,还不够吊装费用。所以,在过去三十年,玻璃贸易商被称为发挥着“蓄水池”的作用;但是近五年来,玻璃贸易商不再是蓄水池,因为贸易商取消掉了仓库后,玻璃在中间环节大大减少,贸易商只是作为一个小额贷款机构而存在。所以,很多人说现在厂家的玻璃转移到了中间商手里,今年肯定是有的,这批人应该是赚了大钱的。但是更多的中间商,是没有仓库的。

 

今年这个行情,要不要仓库,这依然需要中间贸易商超越常识和经验的判断。从行业来说,环保治理倒逼的这几年,供给侧改革的成效也慢慢显现。玻璃的产能不可能再像2011-2015年那样的大幅扩张,就现在而言,光新增产能的指标问题就能弄死很多生产线,只不过现在还没到时候。同样,现在很多生产线从北方转移到南方,看中的是南方的环保压力并不大。但是南方大多是秀美的旅游之地,不排除环保在未来几年再来一波追杀。现在政府引过来是发展经济,经济上来了自然会有生态环境的要求。


所以,玻璃产能只会越来越少、越来越集中,这是一个必然现象。不看一时的增减,这是一个动态变化。所以当产能越来越少、越来越集中的时候,未来玻璃的价格就会越来越高。内循环,国民经济还是要靠房地产。这是我去年以来一再强调的观点。中国经济就是围绕着房地产构建的国民经济产业链。我们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们知道要多建造几个华为,但是实际行动和结果呢?

 

国家控的是房价,不是控制继续造房子。中美竞相印钞票,如果不想让物价涨,那么就还要把多印的钱引到房地产上。如果房地产的泡沫破灭了,如果多余的钱流到农产品上,如果大米比房子还贵,那就是一场彻底的灾难了。国家并不指望所有人都去买房子,但是会让更多有钱的中产阶层,把钱掏出来购买房子,让房子成为中产阶层资产的保值去处。多印的钱凝固在钢筋水泥中,总比到处乱窜要强。国家也会努力让这些房子不能随意变现。


这是玻璃价格会一路上涨的逻辑。不要在乎一时的波动,或者所谓高位震荡。恐高心理会有,但是习惯了就好。玻璃市场的机会在上半年,玻璃市场的表现在下半年。这是我3月份说的。没有看清楚这些隐形的原因,那么就不要怪自己亏钱了。

文章链接:https://zq.61ziyuan.cn/news/show-6958.html
文章来源:货源批发网    
 
标签: 货源批发网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