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破阻力位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重回1月下旬高位。近三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升值,在7月重返“6时代”后,近期继续上探。分析人士认为,美元走弱、中国经济持续复苏、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是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弹性十足,呈现围绕合理均衡水平双向波动态势。
中间价创逾7个月新高
8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903元,创逾7个月新高;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复6.88元关口,日盘收报6.8794元;截至8月27日16:50,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8759元。
5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启此轮升值走势,6月以来持续上涨,并于8月中旬突破3月高点,近期重回1月下旬水平。
此外,人民币对欧元也在升值。7月中旬到7月底,人民币对欧元贬值,曾创下逾6年新低。8月以来,人民币对欧元呈现震荡升值,截至8月27日16:50,人民币对欧元汇率较7月底反弹超千点。
值得注意的是,5月至7月,从月度数据来看,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均处于下行态势。即便是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升值的6月和7月,上述指数也总体下行。但截至目前,8月以来的周度数据显示,上述人民币汇率指数全线上涨。
三大因素促升值
分析人士指出,美元走弱、中国经济复苏、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是促使人民币升值的三大原因。
5月下旬以来,美元指数开启跌势,8月中旬一度跌至92.12点,创2018年5月初以来新低。目前,美元指数仍在底部震荡,位于两年多来低位。
目前来看,全球范围内,中国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都处于领先地位。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中国列为今年唯一可能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7月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延续稳步复苏态势。
中外利差持续处于高位也使得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以中美利差为例,截至8月26日,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达236基点。数据显示,2020年7月末,境外机构累计持有2.67万亿元中国债券,较2019年末增加4847亿元。
8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3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投标总量接近发行量的2.1倍,表明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具有较强吸引力,也体现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双向波动弹性十足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弹性十足且较为坚韧,体现为“上有顶、下有底”。
1月,在外部环境回暖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一度回到去年7月水平。但2月至5月末,疫情在全球扩散,市场情绪偏向悲观,人民币也遭到看空,在波动中贬值。6月以来,随着中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看多人民币的力量逐渐占据上风。
拉长时间看,自去年8月首次“破7”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围绕价格中枢双向波动的态势。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青年课题组撰文指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方向,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强汇率弹性,更加注重预期引导和与市场沟通,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展望后市,东方金诚认为,短期内,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和国际环境变化仍将对人民币波动构成影响。不过,在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境外资金积极涌入的状况下,人民币汇率有望持稳运行。综合各种影响因素,预计短期内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指数将出现一定幅度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