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0》显示,中国可数字化服务贸易额已由2005年的488.59亿美元,升至2019年的2718.10亿美元。
报告分析,数字贸易对服务贸易贡献率攀升,成为带动服务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整体规模为5.4万亿元,数字贸易所占比重为25.6%,比去年同期提升3.4个百分点。随着数字贸易在全球贸易格局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我国贸易焦点正加快沿着“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路径演进。
“当今世界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在近日举办的2020全球服务外包大会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武汉峰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在主旨演讲中说,数字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加速,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服务可贸易性正大幅提升。
顾学明认为,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推动疫后重振中,数字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展现了零接触、跨时空、敏捷性、普惠性的优势。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垂直领域融合深化,数字经济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动力十足,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作为数字贸易的典型业态,我国服务外包已经成长为万亿元级产业,在稳外贸、稳就业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更加重要。”顾学明说。
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在服务外包上,2019年中国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389.1亿美元,执行额968.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4%和9.3%。其中,以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互联网营销推广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服务等为代表的高端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务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5.3%、20.5%、37.1%和53.2%。
在顾学明看来,面向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服务外包、数字贸易领域将汇聚更多发展合力,积聚更大发展动能,不断实现新突破新提高,助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