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经历了许多伤痛,一起见证历史。广交会首次搬上“云端”,进博会、服贸会的线上线下融合办展方式,都让人深思。
临近年末,回过头来,我们需要思考一系列问题:为什么会展要做线上?为什么要进行融合?融合之后如何发展?适逢“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之时,面对双循环格局,会展承担着怎样的使命?会展行业如何利用数字新基建来激发活力,谋求进一步发展?笔者在此试作探讨。
会展行业为什么要做线上?
会展项目的线上化,可以说是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被迫决定,但更是面向未来的主动选择。会展项目带来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聚合。受疫情影响,人流的汇聚受限,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的交换也受到影响。想要继续发挥会展项目在汇聚产业资源、促进国内外合作交流、拉动内需、保持产业链和供应链畅通等方面的作用,需要另辟蹊径。线上化的举办方式,消除了时空限制,打通了国内外及产业上下游的交流合作之路。疫情加速了整个社会线上化的过程,用户线上行为习惯已经养成,线上在跨时空展示、精准匹配、供采对接、精准搜索、数据采集等方面的优势显著。
线上会展项目的建设并不是一次性工程,而在于构建长期的运营管理平台。在线上会展项目中,技术的应用要保障线上平台“进得来、找得到、聊得好”,线上会展项目可以是成果展示,但更多承载着展示、互动、洽谈、交易等多重目的。因此,从用户体验角度来说,设置精简的报名流程、清晰的导航栏目、便捷的搜索入口、精准的需求匹配对接、及时的沟通洽谈等是核心需要。
线上化后为什么还要进行双线融合?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笔者发现,以世界VR产业大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等为代表的品牌会展项目走向了双线融合的办展模式。为什么要融合发展?原因在于会展本质是为了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人的群居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需要见面聊。
不仅如此,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会展扮演着新的角色。正如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祥银所说的,“会展是链接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平台,促进国际、国内循环融会贯通的润滑剂。”充分发挥会展产业联动作用,并做好两个市场的纽带和平台,融合会展模式,既是历史机遇,也是应有之义。
在融合会展模式中,通过线上“引流”和“导流”聚拢人气,通过线上随心“逛”、精准“约”,线上线下高效“聊”,提高供采对接效率;通过虚拟会场、虚拟主持、远程连线、VR直播、全息投影、智能同传翻译等与真实场景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双空间的连接和对话。对于双线融合的会展运营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原有的纯线下运营思路已经不再适用。参展商为什么愿意继续参展?参与者为什么继续参加?其本质是为了价值交换。双线融合会展的运营需要更注重内容和连接,社群化的运营方式是趋势,融合会展未来需要打造的是行业的孵化器,而不仅是资源的聚集平台。
会展行业为什么需要数字会展新基建?
无论是线上还是融合会展,技术的重要程度已经毋需多言。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VR及AR等技术已经逐步成熟,但对于会展行业的项目而言,需要将技术和会展业务逻辑进行深度融合的系统架构,需要拿来能用、拿来可用、拿来好用的产品和系统,还需要不断降低使用成本,让更多的会展项目可以信息化、在线化和数智化,实现数字化转型。
不仅如此,会展根植于产业,服务于产业,可以说,智慧会展平台是产业的展示窗口和营销平台。通过智慧会展平台,可以将全世界的目光吸引进来,将该领域中的专家学者、专业人才、优质企业、资金吸引进来,促进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交流,助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升级和重构。当智慧会展平台发展到一定程度,汇聚更多生成要素和信息资源时,例如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信息咨询、交易服务、金融服务、仓储物流和产业智库的汇聚,便可升级成为产业交易平台。其中的系统集成、端口对接、数据流通,都依赖于数字会展新基建的助力。
对于城市而言,各行各业都可以孕育会展项目,会展项目也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行业发展,但重复的会展平台开发浪费整体资源,单兵作战导致数据、信息、资源无法聚合,很难统一管理,也难以形成统一的会展城市品牌形象。因此,以城市为单位,构建会展产业连接平台,可以降低建设成本,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这一过程也依赖于数字会展新基建。
数字会展新基建是什么?
数字会展新基建究竟是什么?从31会议角度而言,数字会展新基建是会展行业的底层基础设施,是城市的会展活动与产业的承载体,是泛会展活动平台和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支撑,简单来说,就是“一体两翼,双链循环”。31会议作为数字会展新基建的重要推动者,正在打造以数字会展新基建为核心的融合智慧会展平台、产业互联网平台及城市会展连接平台的服务蓝图和核心架构,为会展项目的数智化建设、产业的互联互通赋能。
【作者简介】
万涛,31会议CEO 、首席客服、联合创始人,会展产业数字化推动者,AMT咨询联合创始人,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
(本栏目文章涉及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