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杉杉股份在服装主业的鼎盛时期,提前布局新能源,赢得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期。
十年后,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补贴退坡,公司盈利能力下滑。
下一个转型期,杉杉股份会怎么走?公司创始人郑永刚重出江湖,用一笔53亿元大并购给出了答案。
郑永刚再出山
在淡出杉杉股份13年之后,公司创始人、62岁的郑永刚再出山。
28日,杉杉股份(600884.SH)召开董事会,通过了一系列人事变动议案。其中,最让市场关注的是,郑永刚接替李智华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今年5月,李智华刚从庄巍手中接过这一职务,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本次人事变动后,他再次成为专职总经理。
郑永刚是浙江宁波人,18岁高中毕业参军,3年之后复员。31岁那年,他接手亏损千万的甬港服装厂,更名为“杉杉”,开启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熟悉郑永刚的人对他的评价是“既随和又狂妄”,郑的自我评价是“有东北人的豪爽、军人的雷厉风行,又有浙商对商业的敏感和精明。”
郑永刚被称为“服装行业的巴顿将军”,他拥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在杉杉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他总能先人一步找到***的商机。
上世纪80年代,当大多数中国人对服装的追求,还停留在干净、整洁等初级阶段,小裁缝铺大行其道之时,郑永刚先知先觉,义无反顾带领公司推行品牌服装战略,将杉杉打造成了国内西服***。
1996年,郑永刚亲手将杉杉股份推上A股,成为中国服装行业首家上市公司。1998年之前,杉杉品牌服饰实现国内销量7连冠,综合市场占有率高达37.4%,是当之无愧的***服装品牌。
作为一个商业战略家,郑永刚最得意的一次战略布局,是他给杉杉股份找准了新能源领域,提前十年站稳了风口。当国内服装行业进入下行期哀鸿一片之时,杉杉股份尽享自己的黄金十年。
2007年6月,公司新能源产业布局稳妥,郑永刚宣布辞去杉杉股份董事长职务,将更多精力放在杉杉集团和杉杉控股身上。
郑永刚重新执掌杉杉股份,公司将往何处走?杉杉股份用正在推进的豪购给出了答案。
53亿大并购
今年6月,杉杉股份发布重大资产购买预案,拟收购LG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以53.4亿元对价,取得标的资产70%股权。
本次交易前,杉杉股份核心主业为锂电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因公司在该行业布局较早,已形成横跨正极、负极和电解液三大锂电材料的生产企业,是中国***的锂电材料综合供应商之一。
LCD偏光片是液晶显示面板的关键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
在杉杉股份看来,我国已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LCD市场。终端电子产品大屏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增强,作为面板的核心材料之一的偏光片需求量稳步增长。
杉杉股份表示,通过本次收购进入全球仅由少数几家公司主导的LCD偏光片市场,并继续维持原LG化学在LCD偏光片市场的领先地位,利用其关键解决方案及技术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同时,偏光片的本土化生产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偏光片业务的自给率,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增强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公开资料显示,杉杉股份拟收购的LCD偏光片业务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89.54亿元,净利润6.23亿元。
本次交易涉及金额重大,截至今年8月末,杉杉股份货币资金余额32.13亿元,以自有资金很难完成收购。在收购推进的同时,公司启动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以及银团贷款。
这些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来强力推进,公司创始人、实际控制人郑永刚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为筹集资产收购资金,杉杉股份已做了多手准备。公司董事会已通过决议,向招商银行牵头的银团申请不超过32亿元并购贷款。同时,杉杉集团、杉杉控股拟出资31亿元参与上市公司定增。
转型再转型
是郑永刚独到的眼光和坚持,创造了杉杉股份的“黄金十年”。
1997年,当公司上下还沉浸在上市的喜悦中时,郑永刚就已提前预知了危机的存在。他很清楚,早年杉杉的服装卖得好,其根本原因是商品短缺。“国门和市场一旦打开,ZARA到你家门口怎么办?”
郑永刚提前筹划转型,急需为杉杉股份寻找一个新的爆发点。
他从宁波来到上海,找到了一个全新的东西——锂电材料。
当时,中国的负极材料还只是鞍山热能研究所承担的一项863课题,远没有到产业化这一步。郑永刚当然不懂技术,但他凭借自己敏锐的嗅觉,认定这代表未来的趋势。
他带着杉杉股份重注锂电材料,甚至不惜用卖服装赚的辛苦钱持续投入。彼时,中国房地产领域如火如荼,不少同行投身其中,赚得盆满钵满。郑永刚丝毫不为所动,坚信只有科技才能长久发展。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新能源汽车的兴起,锂电材料迎来爆发期,杉杉股份一举做大。
危机意识始终伴随着杉杉股份,最近几年,公司陆续将投资的触角伸向储能、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和研发等领域,试图布局新能源全产业链,以分散风险。
然而,市场竞争加剧、新能源补贴退坡等不利因素,导致公司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持续下滑,杉杉股份压力倍增。
今年5月,刚刚上任公司董事长时,李智华曾对媒体坦言,“某种意义上来说,杉杉起了个大早,也碰到了***的时候,取得了无数成绩,但没有发挥出***的市场效应。”
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股价远低于同行,他将此归因于产业布局走了弯路,战略未能充分聚焦锂电材料主业。
今年,公司重点提及产业聚焦,甚至将起家的服装产业剥离,以示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