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低碳经济发展,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于6月22日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提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这意味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碳交易市场)启动在即。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最终要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革新和优化转型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但根据历史和有关国家的经验,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入,仅仅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碳交易市场从资本的层面入手,通过划分环境容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定义,延伸出碳资产这一新型的资本类型。
《公告》指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碳排放配额(CEA)交易应当通过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
据相关研究显示,长期来看,我国碳交易规模将超万亿元。此前,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轮缔约方会议上曾表示,2016-2020年中国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100亿吨以下,并且承诺排放量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顶峰,约为每年150亿吨。从行业来看,2021年发电行业可能将率先启动上线交易,“十四五”期间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也将陆续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到“十四五”末,一个交易额有望超千亿元的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场将建成。有分析人士指出,未来逐步由现货交易向期货交易过渡,碳期货市场规模将有望达每年600亿元至4000亿元。
根据《公告》,在挂牌协议交易方面,单笔买卖最大申报数量应当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主体查看实时挂单行情,以价格优先的原则,在对手方实时最优5个价位内以对手方价格为成交价依次选择,提交申报完成交易。同一价位有多个挂牌申报的,交易主体可以选择任意对手方完成交易。成交数量为意向方申报数量。
对于大宗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小申报数量应当不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主体可发起买卖申报,或与已发起申报的交易对手方进行对话议价或直接与对手方成交。交易双方就交易价格与交易数量等要素协商一致后确认成交。大宗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30%之间确定。
《公告》指出,根据市场发展情况,交易系统目前提供单向竞买功能。交易主体向交易机构提出卖出申请,交易机构发布竞价公告,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按照规定报价,在约定时间内通过交易系统成交。交易机构根据主管部门要求,组织开展配额有偿发放,适用单向竞价相关业务规定。单向竞价相关业务规定由交易机构另行公告。买卖申报应当包括交易主体编号、交易编号、产品代码、买卖方向、申报数量、申报价格及交易机构要求的其他内容。
碳交易市场启动在即,意味着我国向“双碳”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一步。为保障碳中和目标实现,未来全球能源的消费结构中,需要化石能源排放二氧化碳可以全部被地球生物圈吸收,而地球生物圈吸收能力有限,因此未来能源消费结构中,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必然大幅增加。在此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