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的鬼故事:和你一起下单的,可能根本不是人!

小编:服装批发市场发布日期:2021-08-04浏览量:487
核心提示:一、气氛组来到直播间,变成了水军这个时代,离不开气氛组。这些专门负责营造气氛的人,在星巴克里拿着电脑、喝着咖啡,一坐就是

一、气氛组来到直播间,变成了水军

这个时代,离不开气氛组。

这些专门负责营造气氛的人,在星巴克里拿着电脑、喝着咖啡,一坐就是一下午;在酒吧里扭动腰肢、带人蹦迪,一蹦就是一晚上。

而在直播间里,这些气氛组化身为水军,不断给主播贡献人气,并一起将商品的下单量给刷上去,以营造一种火热抢购的氛围。

在线观看人数破万,单场成交额突破十万……等到直播结束后,战报发出后,这些水军会慢慢取消订单,奔赴下一场直播。

2020年,淘宝直播商品成交总额超过4000亿元,抖音电商超过5000亿元,快手超过3000亿元。直播电商似乎踩在了风口上,人人都可直播,人人都可带货。

但在这番光景下,隐藏着不少虚假的繁荣。如今的互联网世界,讲究的是流量至上,数据为王,在线观看人数直接影响着直播间的商品销量。

于是,主播带货,水军带节奏,真实观众被带得冲动下单。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10起网络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其中揭露了直播带货中的虚构关注度、流量的现象。

该局表示,流量“变现”导致通过“作弊”方式虚构交易、虚假评价等“刷单炒信”行为花样翻新,所谓的粉丝量、观看量、点赞量都是可以“刷出来”的,一些卖家通过营造直播间的“虚假繁荣”,诱导消费者冲动消费、非理性消费。

在案例中,当事人与常熟市常福街道熊之达服饰商行合作,自2020年12月就开始为该店铺销售的服装在短视频平台上做直播视频营销。

2021年1月19日,当事人雇佣专门在直播时刷人气的“水军”,进入该店铺的直播间刷虚假流量,增加直播时显示的在线人数,制造直播间虚假的高人气氛围,欺骗误导相关公众。

当事人“流量造假”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最终被处罚2.3万元。

这门水太深的生意,终究是黄了。

二、直播间里的“人造流量”

直播间的造假生意,离不开行业中的“马太效应”。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我国头部主播占比仅为2.2%,但就是这少数人,囊括了近80%的带货份额。大主播们带货一次次破亿,小主播们却连汤水都喝不到多少。可想而知,中小商家的直播间里有多安静。

于是,部分想走捷径的商家与投机分子一拍即合,做起了流量造假的买卖。

此前曾有报道称,某带货直播间,数百万的粉丝中,只有1成是真人在线观看,剩下的9成全都是机器刷出来的数据。

目前,在电商平台搜索关键词,也可以发现投机分子打着“直播数据优化”的旗号,提供流量造假服务。在线人数、点赞数、关注数、互动数,“您需要的效果,我们给您解决”。

这些制造“直播效果”的气氛组,有的月销超过1000,有的不到三位数。

以某个月销在800以上的店铺为例,在某平台直播间刷出观看人数3000(真人账号),价格为100元;观看人数1万,价格为200元。

挂榜+点赞+自定义互动,价格为一人1元/小时。

挂榜+点赞+自定义互动+关注+分享,价格为一人1.2元/小时。

挂榜+跟随主播节奏互动+小黄车(直播间不停显示在购买),价格为一人1.4元/小时。

该店家还承诺,纯人工操作,***非协议假号,支持随时视频验号。

以此计算,若要在该平台实现7万观看人数的峰值,也仅需要600元左右。而这个峰值,已经可以和某头部主播一拼。

不过,有的商家是主动造假,有的商家却是被蒙在鼓里。

随着网红经济、直播电商等的发展,我国MCN机构去年已达到28000家,并有望在未来两年超过3万家。而在这些机构中,存在部分浑水摸鱼者。

这些为了提高议价能力的机构,不仅在直播间误导观众,让他们盲从消费,还给商家编造出一个精美的骗局,以获取坑位费。几千几万的银子花出去,许多商家往往连坑位费都赚不回来。

而针对只能抽佣的主播,机构也会安排机器人或是水军去直播间里刷互动、涨人气,甚至刷单。只不过,虚假繁荣下,再高的成交额也是假的,有的商家最终面临的可能只有50%以上的退货率。

三、造假的流量,全都是泡沫

当下,流量似乎成了一切问题的解锁密码。

即使人人高喊“内容为王”,但内容最终还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因为流量,代表着变现。

在娱乐圈,没有实力没关系,有粉丝愿意做数据女工就可以。在直播间,没有带货技能没关系,有第三方帮忙刷单、刷流量就可以。

长此以往,那些习惯了数据造假的人反而鸡犬升天,成为品牌眼里的香饽饽。

不过,真的永远是真的,假的永远是假的。

目前,国家网信办、公安部、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已经施行。

其中提到,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从事网络直播营销活动,不得发布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不得虚构或者篡改交易、关注度、浏览量、点赞量等数据流量造假。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那些还在沉迷刷单、刷流量的商家、主播,以及还在利用数据造假牟利的“流量贩子”,迟早会栽在自己手里。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直播行业,其余领域也在大力打假。例如以种草社区著称的小红书,近日宣布从8月1日起,将关闭笔记好物推荐功能。

这意味着,小红书上的淘宝、微信小程序、品牌官网等跳转路径都将被关闭,用户将回到从前自行前往各平台检索、下单的时期。

小红书这个与淘宝、微信等平台“分手”的动作,看似与打假无关,实则是在打击平台内暗含推广的无报备笔记。撰写这些笔记的KOL或是素人用户往往收了品牌的推广费,但却没有明示“恰饭”,而是以此冒充真实的体验、测评笔记,诱导其他人种草、购买。

这种有如流水线般产出的商业软文,让小红书从最初的真实种草社区,变为如今的软文雷区。为了抵抗这种虚假,小红书不得不壮士断腕。

与小红书的笔记造假一样,如果流量造假成为常态,直播带货这碗饭恐怕只会越来越难吃。如果放任不管,只会落得个直播经济都是假象的下场。

到时候,还会有谁会看直播呢?

文章链接:https://zq.61ziyuan.cn/news/show-13941.html
文章来源:网店货源供应商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