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主办、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培训中心和山西省贸促会承办的推动中小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专题培训日前在太原举办。培训邀请十余位中外专家围绕疫情时代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机遇及全球案例分享、产品贸易格局与绿色贸易机会、“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实践等课题进行授课。
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副部长俞海燕通过线上方式参会。俞海燕在致辞中表示,中小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力量,既面临实现碳达峰、碳综合目标的挑战,也迎来绿色转型、对接全球绿色低碳需求的重要机遇。这次培训专门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授课目的是促进各位企业家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提升绿色经营水平,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希望大家充分交流,互学互鉴,同时希望广大中小企业把贸促会当作企业之家,主动反映合理诉求和遇到的困难问题,积极参加贸促会举办的各类经贸活动,发现更多商机,促进自身发展。
山西省贸促会副会长王岫出席会议并致辞。王岫表示,此次专题培训受到了山西省外向型企业的热烈欢迎和踊跃参与,现场参训的60多家外向型企业均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秀代表。目前,山西正在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大力推动低碳发展,聚焦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大力推动钢铁、有色、焦化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全力打造半导体、大数据融合创新、光电、光伏、碳基新材料、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煤机智能制造等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出一大批优质项目。希望企业通过此次授课得到新的启示和思考,获得有效的实践指导。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副研究员何琦在解读“一带一路”国家环境产品贸易格局与绿色贸易机会时表示,山西省包括山西的一部分城市,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有比较好的绿色贸易基础。“环境产品贸易是我们未来绿色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渠道,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和实践,利用环境产品贸易去推动地方和不同社会经济部门的绿色转型。”何琪提出,地方政府可以与联合国环境署等机构开展关于“一带一路”伙伴国绿色贸易专项评估系列项目,帮助山西省企业评估和挖掘绿色贸易的发展前景和机遇;还可以就山西省绿色贸易发展进行系统性评估并形成研究报告,成立组织机构、设立绿色贸易工作组等,在现实中为企业绿色贸易实施指导和提供服务。
“绿色低碳发展对企业来说,不仅是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和服务成本,更意味着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对石化能源的依赖,推动企业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供应链效率提升,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何琦认为,企业可以优先考虑向生物、微电子、新材料等环境产品布局生产,推动绿色技术创新,降低污染物排放,从而有效应对减少碳排放的相关政策法规风险以及发达国家的绿色保护主义。同时,采取积极的绿色低碳技术生产与出口环境产品还可提升企业生产与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经济与环境双重视角的协同优质发展。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朱源博士作《关于境外项目生态环境管理的思考》主题演讲。据他介绍,目前,涉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敏感区域的水电类项目、长距离交通类项目受到重点关注。比如云南的高速公路就考虑了大象迁徙问题,我国在东南亚准备建设的铁路项目,穿过热带雨林,需要考虑可能对雨林植被造成的破坏。不同行业侧重不同,能源类项目则需要关注污染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
7月,商务部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鼓励企业开展境外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运营、绿色创新,支持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领域对外投资,鼓励企业高标准开展境外基础设施项目规划设计,反映了绿色产业项目发展趋势。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讲话中表示,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对此,朱源表示,火电排放标准对比研究表明,我国实际执行标准最严格。而“一带一路”沿线某些国家环境管理水平不高,进行煤电项目建设未必有利。除了加强行业引导和进行项目全流程监管外,企业自身也要树立绿色发展意识,完善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信息公开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认定。“中国企业进行标准认证的意识不够,但国际项目进行招投标通常会有相关要求,以前需要ISO认证,现在有的项目还会要求ESG。”朱源举例说,某水电站建设就是因缺少对全流域的环境影响评价而被叫停。
这次培训是2018年中国贸促会和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签署协议,宣布成立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发展国家中心以来首场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的培训。培训既教授国际贸易投资的规则惯例,又解读我国“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途径,有方法、有案例、有互动,针对性强,契合度高,是贸促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助力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建设,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出实招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贸促会将与国际贸易中心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提升中国中小企业国际经营水平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