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大咖说|会展业标准化建设的新目标、新任务、新动力

小编:纸巾批发发布日期:2021-10-28浏览量:489
核心提示:10月上旬,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简称《纲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颁发的标准化纲

10月上旬,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简称《纲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颁发的标准化纲领性文件,在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纲要》明确了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2025年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四个转变”和“四个目标”,到2035年全面形成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开放融合标准化格局。《纲要》部署了实现目标的“七大任务”。

《纲要》提出,“四个转变”,即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标准运用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四个目标”,即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标准化开放程度显著增强,标准化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七大任务”,即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加快城乡建设和社会建设标准化进程,提升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标准化改革创新和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

笔者通过学习《纲要》与会展业相关内容的一些思考与心得,藉此同业界探讨和交流。

首先,“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标准全覆盖,新兴产业标准地位凸显,健康、安全、环境标准支撑有力”。《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包含20个门类、97个大类,各门各类均有对应会展项目,会展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2019年标准化工作部署就明确提出,要加快健全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推动物流、多式联运、会展等跨行业、融合性强领域的标准制修订,探索将服务业标准更好的融入市场综合监管体系,推动更多中国服务品牌享誉世界。服务业领域标准全覆盖,意味着推进会展业标准化、品牌建设,健全会展业标准体系刻不容缓。

其次,“标准化开放程度显著增强,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关键技术指标的一致性程度大幅提升,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85%以上”。我国会展标准制定可追溯到2002年,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08年成立后,会展相关标准制定和修订提速。截至2021年7月,现行会展相关标准累计89项,但尚无中国主导的国际标准,这意味着会展业要实现国际国内规则深度融合,必须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实现零的突破。

再次,“强化标准实施应用,加强标准制定和实施的监督,实现标准研制、实施和信息反馈闭环管理”。会展业标准一直存在“制用分离”现象,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会展业国家标准多为推荐性而非强制性标准、标准发布后缺乏实施宣贯,等等。公众对推荐性标准的片面理解使不少标准发布以后束之高阁、形同虚设,标准研制也失去了原本意义。标准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意味着会展业标准“制用分离”现象亟需改善。

最后,“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加快完善地区、行业、企业、产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标准,分类建立绿色公共机构评价标准,合理制定消耗定额和垃圾排放指标”。2019年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2021年6月22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此次《纲要》再次强调碳达峰、碳中和,对碳排放核查核算、消耗定额和垃圾排放等具体指标作了说明。会展业“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也将会由“自愿”向“强制”形式转变。

标准是世界“通用语言”。会展业标准化建设能够有效实现国际国内规则深度融合,更好地促进中国会展业与国际会展业的“软连通”, 以标准化促进会展业国际化发展。

【作者简介】

刘海莹

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北辰会展集团原副总经理、 国家会议中心原总经理、北辰会展研究院院长;高级经济师。

先后参与1984年里根访华、1990年亚运会、2008年奥运会、2014年APEC领导人峰会、2016年G20杭州峰会、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国事活动服务保障工作,著有《海观会展》一书。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报立场。本栏目署名文章涉及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


文章链接:https://zq.61ziyuan.cn/news/show-16008.html
文章来源:临沂小商品批发市场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