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非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下,呈现出新气象。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功举办,揭开了中非合作发展新篇章。从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非洲市场的角度来看,还有一些风险值得注意,尤其是人员安全风险。
从近期频发的中国公民在非洲多国被绑架事件,可以看出中企人员在非洲面临的安全风险出现了新趋势:被绑架人数从一次单个人员发展到了一次二十多人不等,绑架中国人勒索赎金在个别非洲国家一些人眼中俨然成了一种可以快速致富的产业;绑架者对受害人从“要钱不要命”逐渐开始向“要钱又要命” 转变,绑架者的身份也更趋复杂,既有临时起意单干的无业人员,也有预谋已久群体作案的有组织犯罪团伙;不仅赎金开价日高而且越来越多的开始夹带政治目的,给中国人在非洲的人身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对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安全和利益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
中国企业人员在非洲的安全风险不仅有被绑架,还包括军事政变、自然灾害、抢劫和暴力犯罪等。非洲国家情况复杂,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管制能力也差别很大。要从根本上杜绝中企人员在非洲被绑架等人为的恶性事件难度极大且过程漫长,要减少此类事件发生就需要有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在目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各国人员往来不便,绑架案高发的态势下,如何降低中企人员在非洲被绑架的风险,笔者有几点想法。
一是企业要尽量减少非必要常驻非洲的中国人员,非必要不外派,有效降低人员面临的安全风险。常驻人员减少,绑匪可选的目标就会减少,被绑架的概率相对就会降低;但是减少驻非洲的中国人员存量并不意味着大规模撤侨,也不意味着中国企业或个人应该轻易放弃在非洲的资产和利益回国,或不派人去打理在非洲的资产,那样做可能正中某些对中国有敌意的人的下怀。
二是调整常驻非洲的人员结构,“以精换多”,践行本土化的用人原则。在常驻非洲的中国人员中除了我国使领馆和政府人员外,主要为国企和民企人员以及少量个人。在企业驻非人员中有很大部分是非决策和非关键管理岗位的劳务人员,这些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很多完全可以由非洲当地人代替;而且不少中国劳务人员因为知识结构简单对当地情况不熟又基本不会外语,因此更容易成为被绑架的目标,一旦被绑架因为不会外语自救能力相对较差;因此这些人员是可以撤回国内的,通过派遣一些知识结构较好又懂外语的人员在完成出国前安全培训后到非洲进行轮换,“以精换多”将有助于防范绑架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绑架事件时也可更有效地自救。
此外,努力践行本土化的用人原则,用非洲本地劳工大量替换中国劳工,既可以有效减少被绑架的目标,也有助于融洽和当地社会的关系,具有多重积极效果。对于少数在非洲没有重大事由的人员,可由我国驻非洲各国使领馆责成其尽快回国,以进一步减少绑匪可选的目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简单劳动出国务工人员必将快速减少,而投资目的国员工本土化率必定会进一步提高,精简外派人员,提高外派人员综合素质,这也是在非洲中资企业必须适应的趋势。
三是有选择地开拓非洲市场。非洲市场潜力巨大,适合中国企业大规模开发。但是非洲市场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目前疫情流行的情况下,一些非洲国家的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人民生活困苦,社会治安恶化,打砸抢烧等事件发生的非洲国家比以往更多,投资环境恶化。因此,在开拓非洲市场前建议一定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疫情当下特别要关注一些非洲国家的国际航班的可到达性,以免出现因为航班短缺一时回不了国的窘境。要多调研该国的治安状况,以免去了之后发出现重大的人身安全隐患。对非洲市场的开拓要有所选择,太过危险的地方建议暂时不要去,危险较高的地方也建议谨慎前往,应该把人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作者单位为上海达之路控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