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街居然还在!”这是很多网友看到蘑菇街裁员消息时的第一反应。
蘑菇街,这个接连错过好几个风口的带货界“初代网红”,的确还活着。不过从网友们的回复中,也足可见这两年它在电商领域的存在感之低。
近日,有蘑菇街员工在脉脉上爆出公司正在大规模裁员的消息。据爆料,蘑菇街此次整体裁员30%,技术部门最夸张,裁员比例高达80%,现在运维部门就剩3个人,产品岗只剩2人。
不过蘑菇街这次裁员并没有引起较大纠纷,因为对于被裁员工,公司采取了N+1.5的补偿方案,同时还帮助被裁员工寻找新的工作。
但故事的走向似乎总不该朝这个方向发展。要知道,也曾红极一时的蘑菇街,可是有着堪称中国顶配的创始团队,“ 淘宝***的产品经理 + 最强的技术专家 + 最牛的营销策划 ”外加一个铁血BD。
不过“镀金”的创始团队也难掩失落的事实。
这几年蘑菇街与海淘、品牌特卖、电商社区、社交电商等一个接一个的风口擦肩而过,眼睁睁看着洋码头、唯品会、小红书、拼多多等一个接一个的崛起,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小透明”。
如今,蘑菇街也加入了互联网大厂的裁员潮中,但处境却更为艰难。因为对于蘑菇街来说,这不仅仅是为了度过寒冬,更是一次断尾求生。
一、王炸创始团队
2013年,马云面临一个抉择。
当时,脱胎于淘宝的中国最热门的电商导购网站“蘑菇街”和“美丽说”,随着流量价值的提升,拿下了淘宝订单来源的10%。许多商家开始选择绕过淘宝,直接在导购平台上投放广告,其结果就是,一年时间内两大平台从淘宝的佣金蛋糕中撬走了6亿多元。
面对这两个如狼似虎、日渐长成的“孩子”,马云最终做出决定,封杀外部电商导购平台,以及减少未来类似的同业合作。
这一举动,被当时的媒体形象形容为“阿里挥泪斩导购”。
而能逼马云做出如此决定的,就不得不提到蘑菇街的四人创始团队。
蘑菇街的创始人陈琪,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2004年,他作为51号员工加入才成立一年的淘宝网,成了马云手下最早的一批员工,主要负责用户界面与产品体验的工作。
据他自己说,之所以选择进入淘宝,是因为“喜欢做点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事情”,而当时淘宝网的网页设计工作,正好符合他的要求。
也正是在淘宝的这段时期,陈琪结识了后来创业路上的亲密伙伴,岳旭强和李研珠。这两位一个是淘宝网早期的首席架构师,参与了淘宝几乎所有核心系统的改造工作,为了和陈琪一起创业,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千万期权。李研珠也是淘宝的***员工,擅长网络营销。
创始团队中的最后一位,是陈琪大学时的同窗魏一搏。魏一搏2004年入职中兴通讯,一直负责中兴的海外市场相关工作,口才了得,用李研珠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他搞不定的客户”。
2011年,已在淘宝蛰伏六个年头的陈琪,效仿马云卖房创业的经历,卖掉自己在杭州价值100万的房子,开始创业。
至于选择创业的原因,或许可以从陈琪说过的一句话中略窥一二,“我天生就是要当老大的,上幼儿园的时候,如果有台阶,我就一定要坐在***的那层上面,下面的都要听我的。”
总之,在四个人的努力下,一个可以让女性聚在一块聊天、晒好物、分享时尚搭配以及减肥瘦身心得的社区成立了。
不出意外,这个女性指向十分明显的社区,一经上线,便迅速传播。经过一段时间的舆论发酵和流量积累后,蘑菇街社区顺势转型为导购网站,正式走上了卖货的道路。
彼时,淘宝那边还没有掌握个性化的算法推荐,但陈琪他们掌握了。靠着这个独门绝技,蘑菇街做出了许多大爆款。消费者发现在这里总能轻易找到自己喜欢的商品,所以也大量涌进蘑菇街。
成立13个月后,蘑菇街的注册人数突破600万,每天发布近1万件商品,能为淘宝带去4万张订单。而蘑菇街作为消费者和淘宝平台之间的撮合者,则可以获得一部分佣金。***时期的成绩正如开头提到的那样。
而对于陈琪来说,在公司的愿景上,他和马云还有着不小的分歧。
他希望蘑菇街能成为一个时尚目的地,所以允许内容创造者自由的分享任何电商平台上的好物;但马云那边更希望蘑菇街能成为淘宝的专属导购,这两个愿景显然是相互违背的。
所以,当阿里向蘑菇街表达出投资意向时,陈琪出于维护产品的价值考虑,果断拒绝了。
马云意识到淘宝的流量正在被自己扶持起来的平台迅速瓜分,自然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裳,所以2013年前后,阿里便以质量管控为由,封杀外部导购网站。
蘑菇街因此元气大伤,不得不转型为电商平台。
外界有不少声音认为,正是由于2013年蘑菇街从淘宝那里“断奶”后,一直没有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定位,才导致后续接连错失风口,走上了一条日渐沉沦的道路。
二、错失的风口,追不回来
蘑菇街后来的尴尬在于,每一次都站在了风口上,但却没能飞起来。
失去阿里扶持后,蘑菇街如何快速打开新业务,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
2014年,陈琪几个决定试水海淘,几个月过去整个链条却不见打通,于是他们便挥刀砍掉了整条业务线。然而他们这边刚手起刀落,那边五花八门的海淘APP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结果,洋码头火了。
后来陈琪几个又考虑,蘑菇街本身的定位十分适合做品牌特卖,或许可以考虑帮助品牌处理尾货。然而就在他们举棋不定,还一直将这件事局限在讨论层面的时候,唯品会出现并且大火了。
因浅尝辄止而接连错失两个风口后,创始团队的后悔情绪不言而喻。所以当赶上第三个风口“社区”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多坚持一会。
对于蘑菇街来说,本身就是由社区起家,现在转而做社交电商,投资人也是十分看好。所以刚开始,蘑菇街就在2014年拿到2亿多美元的融资。
两年以后,势头正猛的蘑菇街与美丽说、淘世界合并,成立了新公司“美丽联合集团”,旗帜鲜明的举起了“社区+内容+电商”的大旗。
而在内部邮件上,陈琪也豪气直言“今日的强强联手,就是为了求个王道!”
也是在这一年,陈琪把直播技术运用到了电商购物上,他在直播间的下方,添加了一个购物袋。陈琪的这个创新,让蘑菇街成为了当时***拥有直播购物功能的电商平台。
毫不夸张的说,引领了行业的创新的蘑菇街,一度站上了时代的潮头,成为众多女生网购的***平台。
然而,在社区建设和电商孰轻孰重的考虑中,陈琪他们又在左右摇摆中错押了电商。而同一时期,做海淘攻略和购物分享起家的小红书却不断在社区内容方面下功夫,因为与淘宝走上了差异化的道路,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个位置。
反观蘑菇街,既放不下内容,也放不下电商,手心手背都是肉,举棋不定中和体量庞大的淘宝做了竞争对手,不能不说是战略上出现了失误。
至于后来在金融领域的尝试,“白付美 ”、“种豆宝 ”、“ 美丽借 ”、“贷款超市”等,更是在P2P爆雷后,落得一地鸡毛。
变幻莫测的商业世界里,抱大腿不失为一个上策。淘宝那边是回不去了,于是蘑菇街找到了腾讯。
蘑菇街不仅成为微信小程序第一批内测公司,甚至专门在微信楼边上租了个办公区,派了一个团队过去,研究怎样利用好微信小程序的资源。然而在腾讯系的资源争夺战中,同样走平价路线的蘑菇街,又输给了黄峥和他那个把社交电商玩到***的拼多多。
这么多的舞台,蘑菇街都曾作为驻场嘉宾在舞台上亮相,但遗憾的是,它没能成为其中任何一个舞台上的台柱子。
三、蘑菇街还有机会吗?
2018年,合并后的蘑菇街依旧没有挽回颓势,陈琪不得不做出妥协。
他一边将募资预期从2亿美元下调至6650万美元,一边将股权价值稀释了25倍,除了流血上市,当时的蘑菇街已经别无选择。
美国东部时间12月6日,身穿全定制三件套灰褐格子西装的陈琪,在纽交所敲响了上市的钟声。
但天不遂人愿,上市后的蘑菇街依旧没能扭亏为盈,市值也大幅缩水,从上市之日的12美元每股到今天的0.37美元每股,三年时间里,蘑菇街的市值蒸发了98%,这个数字是触目惊心的。
2020年4月,在经历过并购和流血上市一系列事件后,陈琪似乎反应过来了蘑菇街的处境,他做出了一个决定,All in直播电商。这个决定可以说是陈琪这些年来做过的决定中,最正确的一个。
翻看蘑菇街这三年的财报会发现,蘑菇街的直播业务GMV与直播活跃购买用户数均保持正增长。
2020财年(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蘑菇街GMV达170.57亿元,其中直播GMV78.77亿元。2021财年(2020年4月1日-2021年3月31日)GMV为138.55亿元,其中直播GMV达108.78亿元,占比从上一财年的46%增加到了79%。在最新发布的2022财年财报中,直播GMV的贡献更是达到91.2%,实现了连续23个季度的增长。
但不可否认的是,蘑菇街直播业务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蘑菇街的颓势。增长失速、持续亏损依旧是蘑菇街长期面临的窘境。
对于蘑菇街来说,与主流综合电商相比,业务范畴高度重合,但体量却不在一个级别。因此相比于朝着平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让自己掉入高投入、高成本的规模化陷阱,不如选择专一的直播电商赛道,重归小而美。
其实去年All in直播电商后,蘑菇街就进行了一轮裁员,当时裁员人数达 140 人,比例约为 14%。主要精简的也是技术部门,只留下几十个人维护系统,核心运营人员则保持不变。
今年的这次裁员显然比之去年来得更加猛烈。各部门都有裁员,但被裁最多的依旧是技术部门。经过这次裁员,蘑菇街的员工人数也从4年前的1311人,下降到400余人,员工数缩水了近七成。
业内人士分析,蘑菇街这两次裁员的背景,其实十分相似。精简系统后,蘑菇街可以更加聚焦核心业务,同时也能降低维护成本。
而从这次裁员中N+1.5的补偿方案来看,蘑菇街的现金流尚算充裕,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轻装上阵,专注“小而美”,舞台上或许还能有蘑菇街的位置。但留给陈琪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