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由投资家网、深圳市国际投融资商会主办的“2021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暨中国风险投资年会”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峰会以“智者谋远”为主题,深度剖析股权投资全新业态,并广邀100+VC/PE、母基金投资大咖、100+政府单位、50+上市公司,500位投资及企业精英齐聚一堂,围绕投资人、企业家、创业者等人群最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探讨,助力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投资家网创始人兼CEO蒋东文
投资家网创始人兼CEO蒋东文在致辞中总结回顾了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与变化。他表示,“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募资总规模逼近1.5万亿,总投资额超1万亿,市场已由寒冬转向春天。”此外,他认为,整个行业再朝几个趋势演变:
第一,产业基金活跃于市场。“从我们今年的数据分析中发现,越来越多有赖于地方支持的的先进制造企业中,产业基金正成为重要股东。产业基金虽然还没有在投资圈占据主导,但我们相信未来其会在行业中成为中流砥柱。”
第二,基金管理“一九分化”。“当大家都不缺钱的时候,我们通过数据发现,排名15%的基金管理人,管理着超85%的基金规模,由过去的二八分化转向一九分化。”
第三,行业分工逐渐“模糊”。行业人才流动的大前提下,整个一级市场分工会进一步模糊,投资机构一方面要应对来自业内的竞争,另一方面要面临投资人对其专业性和服务要求提升的纵向压力。未来,这将成为投资人们要面临的一大挑战。
以下为蒋东文在“2021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暨中国风险投资年会”上的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感谢大家莅临“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暨中国风险投资年会”。
深圳,对我们来说,是个非常熟悉的城市,今天很高兴在深圳福田再次与大家相聚。
自2003年,深圳通过特区立法权在全国率先立法以来,深圳出台了一些列鼓励股权投资、创业创新的政策。数据显示,疫情弥漫、投资收缩的2020年,深圳股权投资机构实现投资额接近700亿元。意味着,深圳这些年,无论什么样的环境都没有放慢创业创新的脚步。
所以我们清晰的看到,今年资本市场火爆时,以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生物技术为首的先进制造、高科技领域中的优秀企业,一部分成长于深圳、发展于深圳。我们相信,在深圳政府及各方的鼎立扶持下,深圳未来将成为国内先进制造、高科技领域,最具创新优势的城市。
这也是我们这些年选择在深圳与大家探讨行业变化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
VC/PE募资、投资“寒冬”转向春天
今年,我们对行业又有了一些新的观察,与在座各位一同分享。
今年,经济复苏成为了全球的主旋律。对于国内市场而言,相信在座各位都能感受到变化,上半年是一个样子,下半年又是一个样子。但今年对股权投资行业来说,非常重要。
前几天我们内容团队分享了一个数据给我:前三季度,中国股权市场募资总规模逼近1.5万亿,同比增长超45%。投资端数据更为惊人:总投资额超过1万亿,同比增长超60%。
这意味着,中国股权投资行业从今年开始,可能就要与“募资难、投资难”说再见了。
我们觉得,告别“募资难、投资难”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一是,来自政策层面。
上至国家下至地方,今年出台了一揽子利好股权投资的政策,北京出现了北交所、上海“获准试点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深圳出台“关于促进股权投资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全国其它城市也都在紧锣密鼓布局股权投资与创业创新。
二是,来自产业层面。
我们看到,从今年开始,以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生物技术为首的先进制造、科技领域已成为投资圈的主流,在二级市场更是热的发烫。
从我们拿到的股权投资行业前三季度数据来看:今年先进制造领域诞生的IPO数量是最多的,这是今年行业发生的一个巨大变化,投资趋势的转变。
我经常跟投资人们讨论,股权投资行业实际并不存在真正的“寒冬”,如果以行业近几年的规模与10年以前相比,会发现,即便在冷的时候也要比10年前要热。
但为什么投资机构过去“募资难、投资难”?
我们觉得,很多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产业层面,互联网行业红利见顶。
过去,我们的投资人几乎都在瞄着互联网领域进行投资,因此行业形成了一个共识“互联网占据着股权投资的半壁江山”。
但当机构投出阿里、腾讯、京东、美团、拼多多后,投什么?
投资人心里没底,LP心里也没底。
估值被推的越来越高,价值被缩的越来越小。
说到底,可挖掘的赛道红利已经见顶,边际效应影响下,没有好的项目可投,没有好的项目可退,机构募资就会越来越难,最终形成了媒体人口中的“寒冬”。
今年不同,科技领域崛起,给了投资人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
二
分工逐渐“模糊”,投资人面临更多挑战
投资人经历疫情之后手中也攒下不少弹药。
所以,我们通过数据能看到,今年前三季度投资总额超过了1万亿,同比增长超过60%,呈现反弹式大爆发。这个增长力度很是罕见,科技领域中的半导体则成了今年最吸金的赛道。
除了股权投资市场由冷转暖外,我们还认为,整个行业再朝几个趋势演变:
第一,产业基金活跃于市场。
从2021年开始,国内各城市除了凭借自身财政能力设立基金外,各地逐渐开始引入社会投资机构,对产业基金形成有益的补充和扩展。一定程度上弥补引导基金在“风险投资”意识不够强、投资范围受限和缺少相关人才等方面的不足。
“国有引导、多元参与”大力发展产业基金,国内各城市今年挂起一股产业资本助力创业创新的好景象。据《2021中国城市科创实力调研报告》显示,深圳、合肥、芜湖、苏州、杭州、南京等城市也在大力发展产业基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城市参与其中,从我们今年的数据分析中发现,越来越多有赖于地方支持的的先进制造企业中,产业基金正成为重要股东。
产业基金虽然还没有在投资圈占据主导,但我们相信未来其会在行业中成为中流砥柱。
第二,基金管理“一九分化”。
就像我前面提到,今年整个股权投资形势一片大好,我们告别了“寒冬”,手中握满弹药。当大家都不缺钱的时候,我们通过数据发现,有钱的机构要比以前还要有钱,排名15%的基金管理人,管理着超85%的基金规模,由过去的“二八分化”转向“一九分化”。
也就是说,现在的股权投资行业自己有钱可能不行,还要做的比其他人更大。大家都在积极的扩大盘子,不断的向前冲,当然这里面也会加速业内竞争,优胜劣汰。
第三,行业分工逐渐“模糊”。
随着募资环境逐渐回暖,行业同质化导致的问题会变得日益突出。
在行业人才流动的大前提下,整个一级市场分工会进一步模糊,投资机构一方面要应对来自业内的竞争,另一方面要面临投资人对其专业性和服务要求提升的纵向压力。
如何在高强度、全方位的局面中存活并脱颖而出,将成为投资人们要面临的一大挑战。
我们希望,在市场回暖的大环境下,投资人们能多些思考,推动科技强国的同时,帮助股权投资业态积极、健康、向前发展。以上,就是我们对行业的一些理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