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举办第二场国际会展活动影响力测量框架构建专题研讨会。笔者有幸从去年4月首个专题网络研讨会开始就参加系列专题会议,从而直接了解到经合组织发动和组织各国专家开展整套会展活动影响力测量体系的建构过程。
事实上,经合组织早在2008年就发表过“国际会展活动与地方发展”专题报告。2012年,第二份系列报告出炉,加上2016年两份和2017年两份报告,经过前后共6份系列研究的铺垫,2018年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正式采纳“国际活动与地方发展”的倡议。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上一般情况下称奥运会、世界杯和世博会为“超大型活动”,其对应的术语为Mega Events,而一般也就这3个活动范例,以便与普通的国际会展活动区分开来。此处经合组织采纳的术语为国际活动,对应术语为Global events,在其定义阐释中加入了文化节事和国际峰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众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在新冠肺炎疫情于全球范围内蔓延的背景下,其作用尤为突出。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我国观众对大型国际会展活动已不陌生(毕竟再加一个世界杯,我国就实现国际大型会展活动“大满贯”了)。在会展业界,我国对国际活动对于城市建设和地方发展的相关论述或专著比比皆是。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会展业起步早、发展快,论述或专著的丰富程度自然不在话下。然而,自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国际大型会展项目纷纷关停,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以及相应的就业岗位也受到牵连。过去一段时间,大型国际会展活动是应该举办还是关停的争论时有发生,国际会展业界出现了一股“自省”的风潮。最著名的是知名会展学者Beatriz Garcia教授的一个提问,即“离开了大型活动我们能否继续存活?”经过一系列全方位讨论,社会普遍得出的共识是,大型会展活动对地方发展的推动作用举足轻重,特别是面对后疫情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恢复的迫切需求。
为避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国际会展业界随之出现了一股“自证”的风潮:一方面,证明国际大型活动举办期间,新冠肺炎疫情依旧可防可控。笔者亲自参与的被誉为疫情大流行期间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超大型活动——国际足联卡塔尔世界杯项目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疫苗还没通过认证,于是著名的“国际会展项目期间,每48小时做一次核酸检测”的制度应运而生。
另一方面,证明国际大型活动对地方经济和城市发展确实起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经合组织正在着手的框架构建就在这一背景下出现。其中,最为知名的实验对象莫过于2022年英国伯明翰举办的英联邦运动会。由于智奥会展为今年英联邦运动会的官方指定搭建商,笔者有幸得以获悉:赛事项目承担着的鲜为人知的“会展研究”职能。
英联邦运动会(The Commonwealth Games)是英联邦国家每四年举办一次的综合运动会。今年的赛事将于7月28日至8月8日在伯明翰举办。根据组委会预计,赛事将迎来来自72个英联邦国际和地区的6500多名运动员、50000多个赛事相关工作人员、13000多名志愿者、3000多家媒体以及100多万名观众。该项目早期公共融资是7.78亿英镑,主要用于赛事运营及其相关建设工程和赛事遗产项目的科研经费资助。其中,赛事的会展影响力研究便是遗产项目的资助研究之一。该项工作由第三方机构——毕马威主导,作用是两方面:一方面,旨在宣传遗产项目的落地,以及其相关经验和成果能被日后的英联邦运动会和其他超大型活动参考借鉴;另一方面,旨在通过评估赛事预期的成果是否得以落实,以证明赛事融资分配的合理性和透明度。相关评估工作分三阶段进行,至2023年结束,以保证预期的赛事短期目标,即在赛事结束后一年内预期的相关积极影响能得到充分验证。
(作者系法国智奥会展国际部项目经理)
(本栏目文章涉及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