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多数会展同行来说,今年上半年是最艰难、迷茫的时期。大多数会展项目停办或延期,线下实体会展活动无法如期举办,会展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当下,线下实体会展活动受疫情影响的不确定性仍未消除。该如何应对会展业这种不确定的状态?
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会展数字化的升级。之所以不用“转型”这个词,原因是“数字化升级”更准确一些。只有将数字科技与传统会展业的商业模式相融合,将会展业的蛋糕做大,也就是扩大会展业的经济总量,才能让会展生态链上各环节受益。
客观地说,现阶段,会展业界对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认识仍有混淆。简单地讲,信息化是数字化的基础。由于会展行业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很多会展企业因此需要快速补上这一课。好在目前一些大的互联网企业在为传统行业赋能,推出了很多较成熟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信息化投入和门槛已经相对较低。只要理念到位,这方面的缺课是可以快速填补的。当前,随着数字化的迭代升级,会展数字化的关键已不再是技术,而要在技术升级的同时进行相应地创新和变革。
在笔者看来,数字化时代组织升级比技术升级更为关键,近些年来组织行为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数字化组织就是改变工业化时代建立起来的那套边界清晰、分工明确、职责固定的管理方式。把它变得更灵活、更能激发创新、更适应当下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工业时代的管理是企业拉着员工走,企业制定目标,员工在后面追随。数字化升级要求从底层激发员工的热情,让员工推着企业走,归根结底要重视以下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协同”。协同并不是什么新概念。业界认为,会展行业之前做会展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就是以团队协同为基础。这里的协同是指在数字化体系上从组织行为学实现更高效的一种团队协同模式,如项目目标要更清晰、明确、可量化,工作结果可以实时反映在数字化系统中,达到流程可视化的状态。标准化流程完善迭代的速度要比传统模式快得多,每个员工都可以在原先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建议获得大多数人认同即成为新的标准予以遵照执行,效率极大提高。
自2021年9月起,笔者基于组织行为学进行了实践,建立了基于大三大四会展业学生的“零零实习营”,实施长期实习计划。每一位学生进入实习营后,均以“实习同事”相称,尽快转换到职场的角色,可以真实参与到业务以及合作伙伴的会展项目中,根据标准的培训文案,短时间就可以掌握工作技能,产生工作结果。在工作中,笔者充分授权每一位实习员工,他们勇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最终形成实习攻略。他们来自不同学校,形成了一个基于网络虚拟的团队组织,产生分布式的高效协同。数字化的协同模式关键在于信息的共享、标准的建立和迭代进化的快速。目前,“零零实习营”已进入第7期。从实践的过程来看,比起传统模式,这种高效协同确实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第二个关键词是“融合”。协同实际上是将复杂的流程进行分解,分别建立每个子流程的标准,让负责做这件事情的人快速掌握。而融合是要求团队成员具备系统性思维,从整体的架构上考虑整个组织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站在部门或个人利益上考虑。融合的关键是授权和信任。在复杂多变且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下,对于稍纵即逝的机会或快速引发的问题,要求团队成员快速应变,第一时间做出决策、拿出解决方案。因此,要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综合能力。这样一来,建立终身成长的学习型组织就是十分有必要的。“零零实习营”就是这样的学习型组织:通过定期举办读书会督促学生学习职业成长的相关书籍,通过直播连麦让学生掌握新媒体技能。当然,这里也形成了双向筛选机制,学生若不能适应实习营理念及工作方式就会被淘汰。
第三个关键词是“共创”。共创本质上是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团队每一个人给组织带来的贡献都是可以进行科学而量化的评估,相应的贡献会获得相应的回报,形成一个正反馈机制,促进实习同事更加主动地完成工作任务。这种模式能够最大化保证公正和公平。不只是对于团队内部,还可以与外部的合作伙件形成基于数字化的共创模式,最大化形成合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产生增量。
会展是一个充满创意的产业,而用工业化催生出的现代管理让员工只专注于自己的分工,压制了团队的探索欲,成员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意性。未来是一个超级个体加联盟的时代。当前,很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如预期,主要原因在于只关注技术系统的投入,而忽略了组织的变革。只有打破传统部门割裂的树形组织架构,打造全新的网状组织结构,形成“细胞型组织”的超级小团队,又基于数字化体系,将众多的高效创新的小团队融合成大组织,这样的组织变革或许才能更好地应对充满不确定性、复杂多变的数字化时代。
【作者简介】
周景龙
道同共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兼创始人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多家院校客座教授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报立场。本栏目署名文章涉及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