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日前正式对外发布。上述措施旨在落实《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要求,支持前海合作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对此,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圣钧认为,《若干措施》从多个方面给予了前海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也为我国银行业机构助力当地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前海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服务平台;践行“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理念,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前海试点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加强大数据挖掘与应用,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结合前海业务特色和区位优势,不断丰富完善应用场景,更好地促进前海合作区发展;试点深港“一单两报”,支持中新(深圳)跨境贸易数据国际互联互通项目,试点提单电子化,推动实现跨境数据互联、单证互认、监管互助,助力打造跨境贸易服务生态系统。要升级打造具有深港现代服务业特色的综合保税区;依托前海综合保税区,探索试点深港规则对接和制度创新,推动区域功能向全球供应链管理服务型、贸易结算型、资源配置型转型;探索在围网内指定区域设立为区内生产经营活动配套服务设施。
曾圣钧表示,当前我国数字贸易正在实现弯道超车,并向纵深发展,前海更是其中的“先行军”。前海规划数字贸易发展目标是要力争通过五年的发展,实现片区内国际贸易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片区数字贸易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数字贸易应用技术领域形成核心专利千项以上,数字贸易综合营商环境位列国内第一梯队。而在服务数字贸易方面,国际先进银行也在加大布局。新加坡星展银行为亚太地区(APAC)四个主要市场上的企业客户提供完全数字化的点到点信用证结算流程,包括电子贸易和产权文件的传输。日本三菱日联银行通过借助数字贸易融资平台,以管理其发票单据处理需求,更好管理中国香港、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跨境融资交易。
“前海银行业机构可以借鉴海外同业经验,加大在数字贸易金融服务的投入和布局,抢占新赛道,通过深化与数字贸易服务生态链合作,为跨境数字贸易企业提供更好的综合化服务,畅通跨境服务便利化,降低数字贸易跨境服务成本,增强金融服务黏性。”曾圣钧说。
据曾圣钧介绍,近年来,前海综合保税区以其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通过建设前海综合保税区“离港空运服务中心”“国际中转分拨集拼中心”和“妈湾智慧港”等物流枢纽,构建以前海为中心的货物集散和物流体系,整合深港物流资源,促进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取得显著成效。1月—6月,前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达962.5亿元,同比增速达48.1%,显著高于同期全国综保区平均增速,其中监管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642.3亿元,增长84.4%,贸易新业态发展也取得良好业绩。
“前海银行业机构需要把握这一良好发展态势和政策机遇,加强银行、保税区、企业的三方互动,各家银行结合自身的优势设计适配综合保税区的金融服务方案,主动为保税区和区内企业量身定制服务产品。同时,针对当前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反复的疫情,银行业机构可以为保税区企业提供更有温度的银行服务,比如开展金融辅导培训,组建外汇政策辅导队,联合保税区管委会、金融局等主管部门,精准对接外贸企业,有针对性的宣讲最新外汇政策措施,提振外贸物流企业发展的信心。”曾圣钧认为。
此外,此次公布的《若干措施》也明确提出,支持大豆离岸现货市场建设;优化进境检验检疫通关模式,为现货交易大豆检疫审批提供便利;允许参考交易结算交收等证明文件,合理确定大豆离岸现货的完税价格,简化进口农产品申报单证,允许保税仓储货物开展金融机构质押融资业务。
对此,曾圣钧表示,优化大宗商品交易功能是前海合作区的重点努力方向。“前海仓单”项目是利用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电子仓单的基础上,关联供应链交易风险要素、行为特征与监管规则,建立动态风险评估模型,创新性解决中小企业仓单融资的困难。前海银行业机构可以依托“前海仓单”体系,加强与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的合作,创新仓单授信模式,为大豆、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提供更加低成本、便利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