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韩国关税厅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前10天,韩国国际贸易收支中赤字额已达49.71亿美元。今年以来赤字额累计已达176.22亿美元,是去年全年韩国创纪录的贸易赤字额475亿美元的37%。从去年3月开始,韩国已连续11个月持续贸易赤字。这是自1995年1月至1997年5月之后韩国首次出现如此长时间的连续贸易赤字。具体看,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进口比重的加大,以及半导体等主要出口产品的减少,是造成韩国贸易赤字持续的主要原因。其中,韩国半导体(-40.7%)、家电(-32.9%)、计算机配套设备(-45.6%)的出口均同比下降。
韩国半导体、家电、计算机配套设备出口大幅下滑,意味着国际市场对该类商品需求的急剧萎缩。尤其是半导体出口下降四成,极大增加了今年世界经济衰退的风险概率。因为半导体有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先行指示作用,如果半导体行业发展速度继续减慢,全球经济发展将随之减缓。再叠加美国高科技公司纷纷裁员,IT巨头采取措施控制对数据中心的投资以应对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暴发式扩张后目前线上需求下降、线下需求逐步恢复的后疫情市场供求变化。近期,美国企业密集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当季业绩弱于以往,尤其是科技企业业绩“集体受挫”,经营状况出现明显滑坡。ABB的董事长皮特·傅赛日前明确表示,在半导体领域,经济活动的放缓有助于平衡供应短缺,生活成本的上升会导致消费者对价格昂贵的芯片商品的需求减弱。
芯片需求大幅削减,已显示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全球第二大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2月初报告去年四季度盈利下降,四季度载箱量同比下降14%,装载运费同比下降3.5%,导致本季度收入略微下降至178亿美元。四季度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达到65亿美元,低于分析师普遍预测的67.7亿美元,也低于2021同期的80亿美元。展望今年,马士基表示,随着行业回归正常化,预计利润和需求将大幅下降。这家航运巨头被广泛视为全球贸易晴雨表,马士基预计2023年全球GDP增长将放缓,疲软的经济增长将导致全年全球集装箱需求下降2.5%。至2月中旬,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今年连续第六周下跌,一度跌破600点,BDI指数已经下跌一半以上,创下两年半来新低,各船型日租金一路下跌至基本跌破成本价,干散货航运市场复苏乏力。由于太平洋地区在中国春节长假结束后,市场未如预期般出现回暖,加上远程矿航线需求表现依然弱势,巴西出货不佳,运输需求持续疲弱。
不仅韩国出口在下滑,一些地区的出口和经济增长也在放缓。2月10日马来西亚央行表示,受全球需求疲软拖累,2023年出口增长将放缓。2月13日,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MTI)预计,鉴于2023年全球经济依旧面对不稳定因素,新加坡今年经济增长会进一步放缓。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皮尔表示,现在看到劳动力市场数据出现一些放松的迹象,预计经济将出现一定程度的疲软。美国商务部近日提到,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总值已经在2022年第三和第四季度连续两季下滑;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在疫情大流行期间被拉高后正在放缓,资本支出也在逐渐下降,这都对美国的进口造成压力。美国进口持续下滑的这一趋势值得格外重视。
根据世贸组织(WTO)发布的最新全球贸易展望报告,由于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显著升高,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额增速将从2022年的3.5%放缓至1%,较此前的预估值3.4%大幅下滑。WTO提出,此前对2023年的贸易预期似乎过于乐观,因为现在通胀范围更广,而且乌克兰危机没有减弱的迹象。联合国贸发会议也认为,受经济增长率下降、贸易品价格走高、对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等消极因素影响,全球贸易增长放缓的情况可能仍将持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报告指出,贸易碎片化将导致全球经济产出萎缩0.2%~7%不等,萎缩大小将取决于贸易碎片化的程度,如果再加上中美进一步技术脱钩,一些国家的GDP萎缩可能达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