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求生
“年交易额超1万亿”——2019年4月份,广州日报大洋网在一篇关于广州批发市场的文章里,写下了这句激动人心的话。
但在批发市场的“万亿神话”达成之余,留给拉货工人们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
老周20多年前刚来到十三行的时候,每天都能收货好几吨衣服,然后用三轮车从文化公园一路拉到黄沙码头,“车马费”一天都能赚个三四百。
不止是十三行,那时候的中国准备加入WTO,整个广州的批发市场都十分火爆,不少南下打工的农民工都干起了拉货的活。
在那个还没有什么物流公司、快递小哥的年代,拉货工人是整条批发产业链里面最不可或缺的一环。即便后来物流快递兴起,拉货工人也仍是解决批发档口与物流公司之间“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那座“人肉桥梁”。
直到互联网的兴起,“革”了他们的“命”。
“13、14年左右就不行了。”老周说道。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购的兴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也开始在批发市场里出现——价格透明了,潮流转变快了,买家或卖家都不囤库存了,工厂也搬到了省外,在线接单。
不仅是服装,各种各样的批发市场,都在经历一轮由互联网掀起的大变革。种种因素叠加,作用在拉货工人们的身上,便是每天拉到的货物越来越少。
曾经“供不应求”的拉货工人,逐渐变得过剩。哪怕是批发市场的龙头十三行、一德路,放眼望去,也全是“守株待兔”的拉货工人。
那是“江湖秩序”最为混乱的时候,为了抢生意,有人自贬身价,搞乱行情;也有人调包、哄抢,搞到货物无法流通;甚至有人为了几块钱的差价上演街头械斗。
抱怨的不只是商家,还有市民。2月份,百晓生B站上拍了一组图片,呈现了广州服装批发市场在疫情当下一片萧条的现状。其中一位网友留言写道:“……(沙河)最好从此关了!脏乱差!……”
实际上,过去几年,不少媒体、市民都曾声讨过广州批发市场的诸多问题,例如一德路的“住改仓”、十三行的“噪音扰民”、人民南的“交通隐患”等等。矛头都直指“不守规矩”的拉货工人。
整改一浪接着一浪。2015年,沙河、十三行等都成立统一管理的物流公司,还上线了类似“滴滴”的APP,官方解释:“调配资源,有序竞争”。
但智能手机都没摸过几次的老周,却仍在用电话簿跟纸笔在“谈生意”。在时代的夹缝中求生的他,越来越感觉到自己以前的那一套行不通了。
“他们会上网的就有单,我们天天站着等的就没几个人问。以前生意再怎么差,过年前那会儿都能赚到点钱,这几年是越来越不行,一个月两三千,怎么搞?”
老周只是个缩影。还有更多像他这样摸爬滚打了的几十年的“老员工”,如今别说“养家”,就连“糊口”都成问题。老周说他今年找老乡借了500块才够钱回家过年,年初七就早早回来等着开工了。
没想到一等就是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