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边民互市贸易是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一大举措。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印发的《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指出,“完善边境贸易支持政策。做大沿边省份对外贸易。有力有序推进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工作。探索建设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数据监测平台。修订出台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优化边民互市贸易多元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增加自周边国家进口”。我国疆域辽阔、边界线长,发展边境贸易不仅是边境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抓手,更是把中国构建为开放型经济体的重要支撑。
在日前举行的“投资辽宁”大会上,辽宁省丹东市贸促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李庆亮表示,根据国家在边民互市贸易方面的相关政策,丹东市边民互市贸易进口来源国已经由朝鲜一个国家扩大到了俄罗斯、朝鲜、日本、韩国和蒙古五个国家,同时,丹东市也被列入全国首批13个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城市之一。
《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边民互市贸易指边境地区边民在边境线20公里以内、经政府批准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中国贸易报》记者从丹东市贸促会了解到,丹东市的互市贸易发展史可追溯到元朝。元朝四通八达的驿站体系破除了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传统的交通障碍,也为“互市”奠定了基础。到了清朝,在每年春二月和秋八月十五以后,毗邻双方都到马市台(马市岛)进行物资交流。2015年,国门湾中朝边民互市贸易区获批,开启了互市贸易新的征程。经过多年发展,如今丹东市的互市贸易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创新发展。
目前,丹东市共有国门湾、丹东港、大东沟、一撮毛、河口、金山6个边民互市贸易区(以下简称互贸区)。其中,丹东国门湾互贸区自2015年获批、2016年6月运营以来,累计实现交易额近4亿元人民币,吸引300多家商户入驻,带动4万多人次边民参与贸易,社会效益初步显现;大东沟互贸区2021年12月通过海关监管验收,具备通关运营条件;丹东港互贸区已完成综合楼封顶;金山、河口互贸区已确定运营主体;一撮毛互贸区正在推动土地权属确认。
丹东港互贸区毗邻港口,据李庆亮介绍,其位于丹东临港产业园东区,距离丹东港仅三公里,紧邻丹东保税物流中心。园区工程已于2022年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占地面积共183亩,分为互市贸易海关监管区、丹东港互贸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产业园两个主要功能区,项目与国企合营,总投资约4亿元人民币。园区内可以进行多个领域的加工贸易,如服装加工、棉纺织造、假发加工、仪器仪表加工、电子产品和五金产品加工、轻型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和水海产品的加工仓储、粮食加工、禽类牛羊屠宰分割、农产品包装等,项目预计今年12月验收并投入使用。
“落地加工是丹东港互贸区的重要功能之一。”李庆亮说,根据海关总署《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商务部《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方案》等相关文件,丹东港互贸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产业园建成后,园区将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面向各行业加工、贸易型企业提供租赁及出售服务,并提供完备的配套设施保障,聚集加工企业落户园区,解决边民就业,打造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产业集群。
发展边民互市贸易是兴边、富民、睦邻的重要举措。李庆亮介绍,未来丹东港互贸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产业园将与丹东国门湾互贸进出口商品交易市场双区联动、相互促进,构建边境特色产业体系和互市商贸枢纽,进一步推进丹东高水平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