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人们被迫禁足、隔离,工厂停产、停工,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各国政府纷纷采取超大规模救市措施。复工复产,“三驾马车”能否引领中国经济复苏?近日,在植信投资研究院云上会上,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2020年我国经济增长能否稳步恢复,取决于全球疫情的发展形势是否出现有利转机,更取决于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新基建等逆周期政策如何更大力度地逆向发力。
中央政治局3月和4月会议指出: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以来,央行综合运用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满足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流动性需求,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2020年1月1日、3月16日和4月3日,三次降准累计投放了17500亿长期资金,定向降准释放9500亿,有效增加了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了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同时,面向中小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增加了1万亿元,定向给中小银行提供流动性,引导中小银行以优惠利率向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
连平表示,目前我们国内的货币政策总体来看比较平稳,而美国的货币政策已经实施了零利率,量化宽松没有底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利率水平比美国利率水平明显要高,这些因素都是支撑人民币汇率重要的因素。再加上整个国际收支基本还能够保持双顺差的格局,只是顺差的规模比前些年要减小,这些因素都有助于人民币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我们可以观察二季度之后的总体运行态势。
“货币政策在未来会更加注重灵活适度。我们知道在宏观政策逆向调节的时候,只靠财政政策是不够的,这是独角戏,必须要双管齐下,货币政策的推进和财政政策的积极是需要很好的加以配合。”连平称,未来的货币政策几个方面非常明确:第一,总量要保持流动性的充裕。第二,定向的支持要加大力度。第三,价格要持续下降。我们称之为货币政策的总量、结构以及价格的组合。从目前来看,流动性已经基本合理充裕,这个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未来需要维持这个局面。而运用结构性的工具打通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其实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未来这方面的力度还会加大。它可以通过再贷款、再贴现或者结构性的降准这些方面的政策加以推进,还可以通过金融监管政策的适当合理调整使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支持小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