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始料未及的新冠疫情改变了世界经济的运行轨迹。
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百天以来,越来越多普通人被迫改变生活状态,越来越多企业被迫调整生产节奏,世界经济形势急转直下,陷入1929年至1933年“大萧条”时期以来最糟糕的衰退。从1月份预期增长3.3%,到4月份预期萎缩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翻转”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所幸,各国采取疫情防控措施逐渐收效。随着病毒传播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遏制,短暂“熄火”的经济活动在一些主要国家谨慎“重启”,为世界经济走出困局,在衰退中“筑底”乃至复苏带来希望。
实体经济“熄火”
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不同,疫情严重冲击全球实体部门。3月份以后,随着疫情加剧蔓延,为防控疫情而普遍采取的隔离、区域封锁、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使大量经济活动停滞,直接影响供给和需求,并破坏全球供应链。
疫情扩散下,阶段性停工停产成为众多制造业企业的无奈选择,全球制造业加速萎缩。4月份,欧元区、英国、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跌至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美国制造业PMI也降至2009年4月以来最低。
与此同时,曾在大萧条时期出现的奶农倒牛奶一幕在美国多地重演,英国啤酒厂因需求不振将啤酒倒入下水道……经济异象折射出疫情对产业链的冲击。
经济社会活动大幅减少更令全球航空运输业、旅游业等遭遇“急冻”。
3月底以来,德国最大、欧洲第三大国际机场法兰克福机场变得前所未有的安静。偌大的停机坪上,德国汉莎航空的机队分散各处,许多飞机套上了引擎罩,预示短期内无望重返蓝天。
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法兰克福机场旅客运输量同比萎缩约25%,3月份萎缩62%,4月份萎缩逾90%。汉莎航空旗下763架飞机中约700架停飞。
世卫组织与国际民航组织联合预警,今年上半年全球航空业旅客运输量预计减少5.03亿人次至6.07亿人次,收入损失高达1120亿美元至1350亿美元。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布报告说,各国纷纷采取“封城”措施,加大对人口流动的限制,服务业遭受重创,零售、休闲、酒店、娱乐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尤其严重。
实体部门“熄火”令就业市场显著恶化,大量劳动者被迫缩短工时或面临失业。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全球33亿劳动人口中,已有81%受到疫情影响,其工作场所被全部或部分关闭。
金融市场“动荡”
暴跌、熔断、负油价……短短3个多月,国际金融市场受疫情影响快速陷入罕见的剧烈动荡,让投资者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过山车”行情。
伴随疫情加剧,欧美发达经济体股市2月下旬开始步入跌势,3月份多次遭遇“黑色星期一”。其中,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多次刷新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3月9日至3月18日,短短十天内,美国股市四次熔断。此前,自1988年设立熔断机制以来,美股仅在1997年发生过一次熔断。
面对严峻局面,各国相继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流动性紧张得到一定缓解,欧美股市3月底开始反弹,但由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市场担忧情绪仍未扭转。
疫情导致全球能源需求骤降。3月初减产谈判破裂,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爆发“价格战”,国际油价多次出现大幅震荡。4月20日,5月份交货的纽约原油期货合约甚至历史性地跌入负值。
金融市场大幅波动,推动避险需求高涨,黄金价格飙升。4月初,国际金价涨至每盎司1700美元上方,为2012年以来最高。
合作重启经济
4月3日,在世卫组织与IMF联合记者会上,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在全世界应对新冠疫情过程中,一个又一个国家面临这样一种局面,即一方面需要遏制病毒传播,另一方面又要承受社会和经济陷入停滞的代价。”
如何在防疫和发展经济之间求得平衡,恰是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难题。
“表面上看,必须做出取舍:要么拯救生命,要么挽救生计。”格奥尔基耶娃说,然而,这是一种“伪两难”,因为遏制病毒是挽救生计的前提。
在全球抗疫实践中,各国普遍意识到,卫生危机与经济危机相互交织,抗击疫情是经济复苏的必要条件。
一方面,各国广泛动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实施大规模纾困,通过流动性支持给各经济部门戴上“呼吸器”,力求避免企业大规模“猝死”和员工大量失业,并为战胜病毒争取时间。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在疫情缓和之际分步骤实施“解禁”,推进复工复产,重启经济活动。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抗疫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中国经济率先重启,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
4月下旬以来,欧洲多国分阶段、分地域逐步解禁防控措施。不少机构预测,世界经济将在明年重回增长轨道。但包括IMF在内的不少国际组织强调,目前缺乏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和疫苗,疫情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经济走势仍有可能再生变数。而依靠团结合作,坚持开放和多边主义,坚持推动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恢复的重要基础和全球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