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主体,企业要主动融入全球供应链低碳转型。”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近日举办的第二届碳中和国际合作论坛上,气候工作基金会中国区主任、前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气候变化与南南合作高级政策顾问张晓华表示,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最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之一,全球气温较工业化时代的水平上升了1.2度,气候灾难已经迫使3000万人逃离家园。强化减排努力并弥合温室气体减排的差距已经是全球各国刻不容缓的任务,这要求我们共同克服政治分歧、打破壁垒、通力合作、携手应对,共同实现绿色低碳创新发展。
当前,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已是全球发展共识和义不容辞的使命。如何构建绿色低碳的技术创新和制造产业体系,备受各界关注。张晓华表示,伴随着全球减排共识的达成和深化,温室气体减排的要求已经从国家、行业和地区层面加速向企业层面下沉和分解。国际社会在包括强化企业气候责任、提升气候信息披露、加速金融支持等方面对企业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这种要求正逐渐向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全范围,以及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不断深化和扩展。
“企业是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主体,也处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前沿。全球碳中和进程的提速对于企业在能源供应、产品结构、生产技术、管理方式等领域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推动企业研发创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张晓华说,国际国内已经涌现出一大批领军企业积极响应全球绿色低碳化浪潮,通过主动布局产业能源管理模式升级,已经实现自身能源资源效率的提升,同时催生发展出了新赛道和新商机,打造出了中长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极。
张晓华举例说,像目前民众耳熟能详的企业,例如比亚迪、隆基、宁德时代等低碳产业领袖已经跃升成为全球高市值企业。他们主动开拓绿色能源产品和技术,已经推动我国成为引领全球光伏风电、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市场和设备制造国,带动了近十年来全球范围内光伏风电、动力电池等成本大幅度下降,为气候变化作出了很大贡献。
为推动更多企业更好融入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浪潮,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塑造气候竞争力,张晓华提出了以下四项建议。
一是鼓励企业加快开展全范围的碳核算,摸清碳排放家底,支持企业在理清减排路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制定面向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目标和转型路线图,逐步实现企业运营和投资向更加低碳可持续的方式转型,切实提高企业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力。
二是主动融入全球供应链低碳转型,不断提升企业气候治理能力。国际上包括SBTi、GFANZ等倡议,为企业在披露自身低碳转型进展方面提供了参考。
三是我国企业有必要强化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数字化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产业、技术、金融、人才交流、平台共建,为全球加速推广应对关键减排技术,夯实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新的增长极。
四是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绿色产能合作。我国要在提升产业和企业自身供应链韧性的同时,赋能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把提升ESG表现作为深耕企业海外市场的基础性条件,按照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要求,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