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禹松)5月9日,中传-京东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发布的《2020中国品牌消费趋势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品牌商品与品牌数量、下单人次、订单量同比增速均高出进口品牌,两者差值超过20%。受疫情影响,今年2月至3月,这一差值扩大到30%以上。经过多年沉淀,中国品牌“提质增速”效应明显,正在逐渐成为不少用户的首要选择。
记者从该报告中了解到,从中国品牌与进口品牌的成交额占比增速来看,中国品牌在母婴、运动、个护等品类占比增速高。从细分品类成交额增幅来看,中国品牌增幅高的品类为洗护用品、女性护理品等,进口品牌则为玩具乐器、清洁纸品等。
2019年,电商渠道继续助力中国品牌下沉市场,五六线市场仍是中国品牌的消费主力。 相比上一年度,2019年下沉市场的中国品牌成交额增幅较大,同时一线市场中国品牌也取得较快增长,更多高端用户对国产品牌的认知度和信赖度大幅提升。具体而言,东北地区中国品牌成交额占比增速快,华北地区进口品牌成交额占比增速快,上海地区消费者越来越青睐中国品牌商品,而北京地区消费者依然更加关注进口品牌商品。
从职业、人群类型占比变化来看,国产品牌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收入消费者。其中,医务、金融从业者对中国品牌商品的认可度增速较快。从年龄、性别画像占比变化来看,“95后”的年轻女性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中国品牌商品。而从商品搜索关键词统计来看,搜索量排名前20个关键词中三成以上与品牌直接相关,其中中国品牌相关关键词占比高出进口品牌近一倍。
对此,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在过去一年,创新对中国品牌的打造和传播尤为重要,促进了中国品牌形象的提升。消费者购物、生活习惯进一步向线上转化,电商平台成为打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捷径。
对于走向下沉市场的趋势,赵萍认为,低线级市场或是中国品牌未来的金矿。“一二线城市很多商品都处于供求基本平衡的状态,没有创新型产品很难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人们对国际知名品牌的需求和消费能力也在提升。相比之下,小镇青年、小镇中产们也有消费升级的需求,但对品质消费和品牌消费的理解不同,区域知名品牌、国内知名品牌、性价比高的品牌更加符合他们的观念。”赵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