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疫情,“宅”成了近期的高频热词。经济界人士对此次疫情给予了不同视角的解读与观察。面对部分学者的“唱衰论”,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日前指出,本次疫情不会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他认为,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源于两个传导机制出了问题:一是金本位制度下,央行没能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导致近万家银行遭挤兑倒闭;二是银行业倒闭潮和恐慌性惜贷,堵塞了正常的信贷传导机制,资金无法传导给企业,加剧了经济崩溃。
“这两个问题在本次疫情中均已不存在,美联储及各国央行都向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金融机构依然健康,信贷传导机制未出现问题。因此,本次疫情导致的金融市场动荡更像是一场‘自然灾害’,而不会导致大萧条。”伯南克说。
记者据此观察到,一段时间以来,为了尽快控制疫情的传播,一些国家和地区确实采取了一系列停工、停产、停运、停学等措施,在控制疫情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在短期内对经济活动也产生一定影响。但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经济活动恢复下,一些新业态的产生也吸引了投资界的关注。例如,电玩界巨头任天堂近日发布了最新的财报,显示公司收益数据在Switch以及2020年第一季发行的游戏等产品的销量带动下取得不错业绩。目前,该掌机的销售量已经超越了任天堂SNES,并且其数量比任天堂64和GameCube两款产品的销量总和还要多。
此外,在复工复产阶段,以在线办公为特征的企业服务以及医疗健康行业持续发酵,围绕人的生活需求的本地生活成为风投新热点。2月份,国内外共发生融资并购交易486笔。从大行业分类看,企业服务、医疗健康行业分别是发生融资并购交易事件第一和第二多的行业,为99笔和75笔。据已透露的金额数据,不完全统计分别为211亿元和244亿元。
从疫情下北京的风险投资动向来看,1月20日疫情全面发酵以来,截至3月4日,北京共发生风投交易61笔,其中春节阶段19笔,2月9日复工以后42笔。总体与国内外风投大方向保持一致,企业服务、医疗健康是最热门的行业,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生物医药具有发展优势。
“疫情会推迟投资,但抑制不了投资。随着新业态的产生还可能挖掘出更多投资领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疫情对消费和出口的影响会波及投资,但原定的投资不会因为疫情而取消,情况好转后就会加速推进来完成,部分行业还会迎来投资风口。”
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意义非凡。不仅如此,也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彭震表示,一场疫情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新的消费需求和创新因素破土而出。“宅经济”着实火了一把,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应用打破物理空间界限,技术发展驱动了变革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