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以实物为基础的收藏、研究和阐释(包括展览和教育活动)一直被视为博物馆这一类公共机构最具决定性的特征。然而, 自本世纪以来,以信息收藏、分析、共享为目的博物馆馆藏及展览的数字化逐渐成为相关领域转型道路上的关键词。自 2011 年起,谷歌旗下的“谷歌艺术与文化”项目即开始与全球千余家博物馆合作,着手完成了馆藏和展览的数字化和线上共享,成为该领域经典的商业合作案例之一。 更进一步的变革来自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全球博物馆业的影响,不可否认,疫情加快了博物馆数字化的步伐,固有的“实地”“实物”观念受到了更深的冲击。后疫情时代,“云展览”不但为观众所乐见,更成为许多博物馆存续的关键。
与博物馆的数字化相向而行的,是数字艺术在博物馆场域中的介入,这为博物馆展览创造了一种“新语言”。数字艺术属新媒体艺术,广义上用于称呼在创作和呈现过程中运用数字技术的艺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就开始进行数字艺术的收藏和展示工作。2018 年 6 月向公众开放的全球首座数字艺术博物馆——teamLab无界美术馆将单体艺术展品拓展为一体化、步入式的数字艺术空间。当今意义上产生了高度流量价值、具备现象级影响的数字艺术,多集中在这类由 teamLab 创造范式的沉浸式艺术体验中。沉浸式数字艺术展演空间的蓬勃发展期,正是处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 全球的这段时期。2020至2021年,法国光影空间先后举办了的印象派大师安东尼奥·高迪沉浸式艺术画展。在国际借展面临停滞的情况下, “不朽梵高”展依然完成了世界巡回。法国“文化空间”艺术运营商曾这样直白地说道:在新冠肺炎疫情肆意的当下,沉浸式数字艺术展览让其免去了传统美术馆借还实体作品的负担。正如近年国内许多临展无奈下的 “纸板代展品”做法,意外成为一种观众乐见的展览程式,数字艺术这种展览“新语言”也将为博物馆展览的新方向。
那么,数字艺术为博物馆带来的“新语言”具备怎样的特征?最佳的数字化展示体验应当是交互式、实践性、并且是社交型的。
毋庸置疑,新媒体不但使人们能够深入了解内容,即物的信息与人的观念,也“另辟 蹊径”,鼓励家庭、朋友和陌生人共同学习。
首先是交互体验。触及观众的知觉与情绪在博物馆体验的情境模型下,观众对于博物馆的认知是感性且高度情境化的。数字技术变革了传统的艺术场景,模糊了观者和作品之间的界限,允许观众通过互动和介入数字艺术,抒发其深刻的情感和信仰。
其次是社交促进。向公共性服务空间延展 “人与物”“人与人”是博物馆空间中两种最重要的交互类型。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博物馆正凸显其作为公共服务空间的功能。屏息以看的“静参观”正在为观众间积极互动的“动参观”所代替。在 teamLab 式的互动空间中,即时反馈的画面不仅取决于观众自己的动作,同时也由临近观众协作构成。
最后是解构与祛魅。创造博物馆展览的新范式无论是首倡于上世纪60年代、理论定型于 上世纪70 年代的新博物馆学,还是出现于新千年的后博物馆学,其理论演进的主线始终聚焦于向观众本位的回归。数字化时代,广阔的发声渠道引发了传统权威的消解。以观众体验为中心数字艺术在博物馆空间的介入,是艺术阐释的学术范式的一次“祛魅”,向博物馆“讲好故事”打开了一扇无限拓展的未来之门。
(作者系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策划师)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报立场。本栏目署名文章涉及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