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走势?中国经济增长后劲何在?多位经济学家表示,要全面客观看待季度经济增速放缓,累计看中国经济目前仍处于良好的恢复状态,保持平稳健康增长是没有问题的。
这是江苏连云港港集装箱码头。新华社发(司伟 摄)
数据显示,今年一、二、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速分别为18.3%、7.9%、4.9%,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5.0%、5.5%、4.9%。
“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最高增速和最低增速之间的差距为0.6个百分点,相对来说比较平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说。
受去年基数影响,“前高后低”是专家们对今年全年中国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
“现在不单单中国经济从二季度到三季度出现回落,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复苏都处在缓慢回落状态。”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更多是国内阶段性、短期因素。
从国际看,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叠加流动性泛滥,导致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包括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煤炭等在内大宗原材料价格高企,并传导到国内抬升部分企业运营成本;从国内看,部分地区受到疫情汛情等多重冲击,电力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
许宪春说,三季度经济增速回落有多重因素,能源供应偏紧、疫情汛情冲击等偶发性因素是阶段性的,总体看中国经济依然非常有韧性。
专家表示,从前三季度累计看,中国经济增速依然较高,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奠定了基础。
“把握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关键要把握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四大指标。”姚景源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仍在预期范围之内;新增就业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5%;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0.6%,物价总水平仍处低位;进出口和利用外资依然保持高位增长。“这四大指标告诉我们,中国经济目前处于一个良好的恢复状态。”
许宪春认为,从三季度经济数据中既要看到压力,更要看到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27.4%,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2%,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需求结构继续改善——前三季度,最终消费贡献率为64.8%,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升级类消费和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教育、卫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4%和31.4%,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新动能加快成长——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2.5%和57.8%。信息技术广泛渗透,网上直播带货、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兴起。
“经济增速出现回落,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不足。”姚景源说,当前既要处理好阶段性矛盾、临时性问题,更要在结构改革、结构优化等方面下更大的力气,不断激发经济新动能,稳住持续复苏态势。
在广西柳州一家汽车企业,工人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忙碌。新华社发(黎寒池 摄)
展望四季度及明年初,专家表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但仍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态势。
“发展经济就像开汽车,首先要把好方向盘,方向盘往哪儿开?要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开。”姚景源说,下一步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用辩证思维来看待并处理好阶段性任务和长远目标的关系,处理好经济稳增长与调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从而保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此外,姚景源认为,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看,要进一步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布局扩大有效投资,同时加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加大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稳投资既拉动当前内需,又支撑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许宪春建议,下一步要从多方面孕育新动能,包括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大创新研发支持力度,大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政策保障体系,持续支持海外仓、跨境电商、工业互联网等。“新经济新动能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必将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