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系专栏作者投稿,作者小谦。
美团在生鲜领域再出新招了。8月29日,美团买菜之后,美团推出买菜业务“菜大全”,一个菜市场代运营模式的新业务。
原以为这样的大动态可以提振股价,但在美团买菜以自营模式进军买菜业务后,没有赛马机制文化的美团选择用平台代运营发展再度买菜业务,这让大家不得不担忧美团自营买菜是否遭遇到了发展阻碍。
结果,美团股价不升反降。截止8月29日收盘,美团点评已经跌至74.650港元每股,市值4324.61亿。在8月23日借助新财报一路涨到股价最高点——77元港元每股后,美团点评最近几天股价都呈下降趋势。
为什么“菜大全”和首次盈利的财报都没能稳住美团股价?核心的原因就在于,港股市场投资人是格外现实的,基本面不够好的公司很难进入他们法眼,美团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美。仔细研究一番财报后,你会发现:美团财报看似靓丽,但盈利的背后也存在一定隐忧,美团的天花板已经开始出现。
二季度实现盈利的背后 美团靠的是开源节流
美团的盈利,靠的是开源节流。
根据美团Q2财报数据显示,美团二季度营收由去年同期的150.7亿元人民币增长50.6%至227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的218.7亿元。公司经调整EBITDA达2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5亿元,去年同期亏损32.1亿元,首次实现整体盈利。
从财报数据中不难发现:美团盈利最大的功臣,一个是外卖业务抽佣的快速上涨,另一个便是创新业务的收缩策略。
美团点评的收入来源分为三类:佣金、在线营销服务、其他服务销售。财报数据显示,佣金占Q2整体收入的67.96%,较去年同期增长39%。在这次财报披露的数据中,美团点评餐饮外卖、到店、酒旅及旅游交易额总体同比增长仅30.4%。相比之下,佣金增长幅度超交易额近9%。而这个差异的背后正是美团从去年年底至今一直上涨的抽佣费率。
Q2季度,美团新业务及其他收入去年同期的25亿元增长85.1%至今年二季度的46亿元,毛利为4.211亿元,转亏为盈,而毛利率为9.1%,较2018年同期的负值76.4%有所改善。
创新业务能够获得盈利,这是美团业务在收缩。Q2季度,美团在减少对单车的投入后,新业务收入由2018年同期的25亿元增长至46亿元,整体毛利实现4.2亿。这背后,一方面是美团不用在本季度去承担高价购买摩拜的成本,此前一次计提折旧35.4亿元所带来的成本大幅减轻了美团的财报压力;另外一方面就是美团在本季度决定撤出海外单车市场,以控制成本的方式更加平稳的地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美团二季度部分单车不再产生折旧费用也尚未大量投放新单车,所以单车业务第二季度的经营亏损大幅收窄。事实上,创新业务属于长期投入的业务类型,如果没办法在相关市场领域占领优势的地位,就很难实现持续规模化盈利的目标。
同时,作为美团最重要的支撑性业务,美团外卖也遭遇发展困境。
美团外卖一天赚1.4亿 但商户的生意更加不划算了
根据美团的财报数据显示,本季度美团外卖营收128亿元,占比为56.6%,毛利实现翻番增长,并首次实现经调整运营利润转正。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12个月,美团餐饮外卖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4.6%达到21亿笔。
美团外卖是目前美团营收占比最大的业务,但其盈利的背后,商户却并没有一同发展得更好,反而因成本、平台制度与美团外卖的关系恶化。
一方面,在降低外卖客单价的情况下,美团外卖抽佣收入越来越多,但商家的营销成本却还在提升。
据Q2财报显示,美团点评抽佣收入本季度共计154.3亿,同比增幅高出营收增长同比增速9%。按91天进行计算,美团每天从商户身上抽佣达1.4亿元;美团在线营销服务从去年同期的20.9亿增至36.3亿,增长了15.4亿。三个月多花15.4亿;财报还显示,美团的其它服务及销售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8.9亿增至36.4亿,增长了17.5亿!
同时,美团外卖客单价降幅3%,达到44元。商家在美团投入的营销广告费用越来越多,换来的却是客单价降低,这增大了商家们的经营压力。
餐饮本身的利润并不算高,在食材成本、人工成本、配送费、营销成本、外卖包装成本等多重成本的高压下,能保持之前的价格就不错,客单价变低的时候,有实力的商家就会选择自己干,或者用户就会发现外卖价格只能比堂食更高,这对于美团外卖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伤害。
另外一方面,在监管部门明令禁止的情况下,商户二选一风波仍在继续 。
8月26日,据青海网报道显示,西宁万达金街经营餐馆的市民王先生向反映,自己的店铺在入驻饿了么线上平台之后,却遭美团外卖强行下架;8月27日,据新浪财经、梨视频报道显示,山西太原商家爆料称:美团外卖不但逼签独家合同,还用商家手机私改其他外卖平台数据,在公告栏让顾客去美团买东西,并随意篡改后台送红包,导致商家赔钱;8月初,#美团被爆要求商家独家合作#的微博话题还成为微博热搜。
事实上,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电子商务法》中,明确规定:不得利用服务、技术等,对平台内经营者与其他经营者的交易进行不合理限制。而美团持续仍有二选一的风波,这更会影响到他与商户的之间的关系。
二选一这种策略,对于消费者、商家、平台来说其实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如果平台纯粹就是为了以平台身份保持对用户的补贴、热捧,却忽视与商家共同进步,甚至伤害了商家,那么这显然不符合长期能有这么高增长、长期能盈利的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互联网行业人口都出现了红利见顶的情况后,各大领域都在发生变化。Analysys易观在《2019上半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行业洞察》中指出,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已从“流量红利”的时代转变到“数字化红利”的时代。行业认为外卖平台有两条路是可以走。一条是数字化,一条是流量。
饿了么是利用数字化为自己的生态圈创造价值,进而实现本地生活服务行业数字化升级。而美团似乎跟过的还是坚持流量补贴的老路,通过持续的补贴获得用户的活跃交易行为。
尽管这种方式在短期内依然奏效,但这种方式牺牲的是广大商家的利益,如果不能跟上整个市场数字化的步伐,那么美团外卖很快就有可能面临天花板。一旦美团外卖进入天花板状态,那么整个美团都有可能进入天花板状态。
为什么美团的天花板是外卖业务?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美团公布的“Food+platform”战略就可以理解这其中的原因。按照美团“Food+platform”战略,吃就是美团生态的核心,而外卖业务就是美团吃中的核心。
美团生态中流量最大的就是来自于Food,其中外卖就是Food最大的流量源头。如果美团外卖业务受到影响,那么美团的整个Food流量就会受到冲击,美团的其他业务在流量端和变现端就都会碰到障碍 。
既然美团外卖业务可能遭遇了天花板,那么如果美团非餐业务还没能形成巨大的体量,整个美团生态的发展就会跟随外卖一起碰到天花板。
不过,依照美团非餐业务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美团外卖流量导流仅仅只能卖广告,并没能给创新业务带来巨大突破。
此前备受行业关注的打车业务从自营转成了聚合模式,堪称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典范,短期内想要挑战滴滴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
“菜大全”这个生鲜业务之所以没能引起投资人热议,核心就在于从小象生鲜的闭店,很多人对美团生鲜就已经很失望。在“菜大全”之前,美团买菜业务已经发展半年,但也只在北京和上海做出一定成绩,如今转成成本较低的代运营模式,这对于整个美团生鲜自营业务来说又是一次打击。
所以,美团的发展还是离不开外卖业务的增长。在目前美团外卖也遭遇天花板危机的情况下,美团的天花板也开始出现,这就导致美团想要持续实现盈利并不容易。
或许正是基于这种问题,美团在下季度财报指引中表示:预告第3、4季盈利能力或不及此季。同时,美团也表示,集团仍以长期增长为优先任务,而非短期盈利。
如果没办法持续保持盈利的状态,美团究竟能否在港股市场持续被投资人看好,就确实需要时间验证了,这或许就是现在美团股价回落的核心原因。